有任务安排,就应有检查考核,这本该是共识。但现实语境下,有一些基层组织却没将工作落实在平时,年底要检查了再拉出清单、逐项补缺,拿不出印证资料的就“现炒现卖”、造假拼凑,让年底检查成了“集中造假”场合,各种敷衍应付、毫无逻辑可言的“假工作资料”充斥其中,令人倍感嘲讽。
不过,令人更感痛心的是一些上级部门领导明知道这些问题,却还要“配合演出”,要么将检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简单翻阅;要么发现问题避重就轻、高举轻放,甚至睁只眼闭只眼、故作未知,放任问题反复发生。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其必要性,把工作要求落实在平时、落实在经常,应是基层组织的基本自律。上级对口部门按工作要求、工作节点,定期督查工作落实情况,也应成为必要的一环。要遏制和杜绝基层年底“集中造假”“突击补资料”的问题,基层组织的自律与上级部门督查检查缺一不可。
对于基层组织而言,上级安排的工作是提高自身建设能力、助推全面发展的重要“把手”,把党的建设、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压实,把阶段性工作和常态化工作统筹推进,把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提前制定好,一项一项抓落实,完成一项销账一项,这样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手忙脚乱”抓工作的问题,也可让工作不堆积于年底大批量“补课”。
对于上级部门而言,督查检查不能成为资料造假的“推手”,更不能成为助长弄虚作假歪风的“帮凶”。前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必要的记录、台账要看,但主要看工作实绩”“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常态化了解,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更多关注改革发展、政策落地情况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已经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沉下去,多从群众声音中验收工作成效,绝不能还以资料厚度决定工作好坏,真正让造假资料应付检查的情况没有“市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基层工作不扎实,相应工作的整体推动就会打折扣,势必会啃食群众获得感。当下,又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精准扶贫脱贫等工作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节点,更不容工作有丝毫的虚假漂浮,也是时候较真劲、抓真功,推动工作在基层有真落实、深落实了。(文/史俊逸)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