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家训

家训

2018-11-30 14:18:52 来源:诸城新闻网

刘瑞珍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打小没娘,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父亲的家规家训一点也没打折扣。父亲一生勤劳善良,宽厚为人,我们姐仨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大的。 
  小时候父亲常常跟我们说,做人不钻牛角尖,要有容人之量,不能跟别人争长论短。常言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吃亏就是占便宜。父亲常常给我们讲一个六尺巷的故事:相传当时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为宅基地和张家发生纠纷。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此事。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羞愧难当,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因此成就了著名的六尺巷。适当退一步,换来一团和气。多好啊! 
  父亲是个泥瓦匠,经常帮人家搓囤、盖房子,只要有人找,他二话不说立刻放下家里的活就帮忙去了。父亲给人家帮工不求报答,顶多在人家家里吃顿饭就行。那时候邻居之间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吵吵闹闹,例如在门口晒草晒粮,占用了别人家的地盘啦、队里分东西分得不均啦等等,这些小事父亲从不计较,总是让着别人。有一次全村人在队里的场院里剥玉米,玉米在中间堆成了山,剥下的玉米皮放在身后归各家所有。大伙儿都在忙的时候,我不经意间一回头,发现邻居家的半大小子把我们剥下的玉米皮抱到他妈妈身后。我悄悄告诉了家人,姐姐一看火冒三丈,刚要找他理论,父亲连忙摆手制止,小声说他们家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他父亲好酒,家里没柴禾了就借来两瓢地瓜干,一半烧火一半用来换酒喝。摊上这样的父亲,孩子们也够可怜的,他要拿点就拿点吧,我们人多剥得快。也许是因为谦恭忍让,父亲成了村里公认的老好人,提起他来人人都竖大拇指。 
  父亲还告诉我们,吃不穷喝不穷,数算不到就会穷。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勤俭节约,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家是出名的过日子,从不浪费任何东西,就连梳头掉下的头发都攒起来换了针线。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始终秉承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传统,为此我们都练出了拿手的针线活儿。节俭归节俭,我们家的人却都乐善好施。我奶奶经常用她的大襟褂子兜着她辛辛苦苦做的窝窝头,毫不吝啬地分给家庭困难和孩子多的人家。耳濡目染,我们也不喜欢吃独食,家里做了好吃的自己不吃也得送给小伙伴们吃。夏天院子里的石榴熟裂了口,我们摘下来跑到门口掰得一块一块的和大家分享。虽然现在衣食无忧了,但爱惜粮食、勤俭持家的习惯一直没变。平时在外面吃了饭我总要打包带回家,老公怕人笑话,我说节约是美德,不可耻,没人笑话。慢慢地他也学会了打包,每次打包回来总要表功似地说一句:残爻剩菜分外香。我姐姐在厂里上班时,看到别人吃不完的馒头扔了可惜,就收集起来拿回家喂狗喂鸡,外甥在学校也收集剩饭,他们家的家禽家畜都喂得肥肥胖胖的。 
  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照老人们的话说,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很多五谷不分,拿铺张浪费不当回事。但我家的孩子在吃亏是福,勤俭持家的家风影响下,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大家的赞许。我是幼儿教师,我给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让家长交口称赞,孩子们每次吃饭我都让他们怀着感恩的心背诵《悯农》,不管吃什么,他们都吃得干干净净,有滋有味,绝不浪费一粒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儿子大学毕业,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我嘱咐再三,告诉他当好老师不仅要教孩子学知识,还要培养各方面的好习惯。没等我说完他就调皮地做个鬼脸说:“放心吧妈妈,我一定要把咱的家规家训分享给孩子们,让所有孩子都懂得吃亏是福、勤俭持家”。 
  (作者系诸城市作协会员,诸城市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臧克家诗歌研究会理事。)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