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热点专题 > 诸城改革发展历程

诸城改革发展历程

2018-09-26 09:39:58 来源:诸城新闻网
  诸城,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地处齐鲁之界,兼承革新尚礼之风。
  改革开放以来,诸城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尽善尽美”的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胆创新,激情创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诸城模式”,奉献了一个又一个“诸城经验”,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演绎了“忠诚厚德、务实团结、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新时期诸城精神。
  忆往昔,中国龙城春风溢;看今朝,舜帝故里展新姿。四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四十年靓丽蝶变、精彩纷呈。诸城人民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用智慧和汗水续写《春天的故事》……

第一部分

春雷乍响

——诸城率先迈出农村改革第一步
  1978年春天,诸城开始试行“农村大包干”,这如同一声春雷驱散了“十年文革”的重重阴霾。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恰似枯木逢春、东风化雨,给苦苦探索中的诸城人民送来了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诸城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专业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包产包干到户,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搞活商品流通,扩大外贸出口……从此,诸城人民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历史性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温饱问题亟待解决


  1957年至1978年,21年间诸城农业生产总值仅增加了18万元;农民人均分配现金收入平均每年增加不到1元;农民人均分配口粮多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360斤标准。


  1978年以前,诸城农村生产力低下,粮食短缺导致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许多农民外出逃荒要饭。


饱一顿 饥一顿


多日不开灶

诸城的农村“大包干”(1978-1984)

比安徽小岗村更早的诸城“大包干”

  1978年春天,诸城县石桥子公社涝洼官庄大队搞的大包干,比安徽小岗村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1978年末至1979年初)还早大半年。


  涝洼官庄大队地处丘陵地带,“文革”中生产停顿,荒地连片,社员生活极端困难。


  包产到户后,面貌大变,棉花单产比上年增加6倍,粮食亩产增长近2倍,人均口粮由200斤增加到500多斤。

专业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冬,诸城县委工作组在沙戈庄、大华村、掘村三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大队蹲点调研。1979年1月,在全县面上推广以“几定一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承包经验:对农业队实行定产量、定收入、定费用、定工日的“四定一奖惩”;对养猪、养鸡、养貂场,实行定人员、定饲养繁殖、定收入、定费用、定交售、定积肥、定工日的“七定一奖惩”,取得良好成效。上图为沙戈庄模范共产党员丁洪望与农民在麦田交流。


  大力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980年同1978年相比,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40.7%,粮食增长22%。

(图文由诸城改革发展历程馆提供

(未完待续)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