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 > 法制 > 老年人电信诈骗防不胜防?视频中看到"儿子"仍被骗

老年人电信诈骗防不胜防?视频中看到"儿子"仍被骗

2018-04-18 11:45:12 来源:新华社

 坐在家里卷入莫名其妙的“跨国洗钱案”?视频里求助的“儿子”竟不是儿子?……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其中老年人是受诈骗侵扰的一个重要群体,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和谐稳定。诈骗分子摸透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利用花言巧语、巧设骗局、威逼利诱等手段引诱老人上当,骗取老人的养老钱,让人深恶痛绝。那么老年人应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远离电信诈骗的陷阱?山东省烟台市反诈骗中心根据一系列案例,向烟台市老年人发布常见诈骗类型及防骗提醒。

 卷入“跨国洗钱案”被骗8.5万元

 烟台市芝罘区老人杨某日前接到一个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老人用身份证在上海办理了一张工商银行信用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并提供了上海静安区公安局电话。

 杨某按对方提供的电话拨打过去,一个自称为“谢警官”的人接听了电话,主动报出自己的警号,并在电话中对同事说申请调查杨某的身份证。调查后“谢警官”严肃地告诉杨某,称其卷入了一起“跨国洗钱案”,要求他立刻到上海录口供,否则立即逮捕。杨某十分害怕,“谢警官”又安慰道:“你是主动投案,我们会对案情重新调查,只要你配合调查取证就好。”杨某拨打114查询静安区公安局的电话,确认和刚才的号码一致,真就相信自己“摊上事”了。于是当相同号码再次打来时,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接听。电话里,杨某又听到“谢警官”与一个“王检察官”的对话,“王检察官”要对杨某进行拘留,“谢警官”为其百般求情。杨某十分感激“谢警官”的“热心相助”,完全配合“警方”做资金核查,将全部资产转移到警方指定的“安全账户”。“谢警官”还通过QQ给杨某发送了《刑事逮捕令》,上面不仅有杨某的照片、姓名,身份信息也全部准确无误。杨某被吓得失去了判断力,先后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转账4次,共计8.5万元。直到心理压力太大,忍不住和家人倾诉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视频中看到了“儿子”还是被骗

 刘女士的儿子在英国工作,母子俩常在微信上交流。这天“儿子”通过微信让刘女士汇一万英镑过去,有急用。并解释他新找了份工作,公司要求外籍员工出具银行存款证明,证明其生活的能力,要求一万英镑存3个月以上。

 刘女士起初有疑问,儿子说自己只是借用,3个月后就能把钱取出来了,这笔钱第二天就要用,再晚就办不上了。刘女士要求和儿子视频,看到真是儿子也就放心了。第二天,刘女士在去银行的路上,思前想后还是拨打了儿子在英国的手机,此时英国正是半夜,儿子没有接。她怕耽误儿子急需用钱。出于对儿子的支持,她还是当下把钱汇过去了。之后刘女士和儿子提到汇款的事,儿子竟对此毫不知情。刘女士把聊天记录截给儿子看,儿子也有些吃惊,怀疑微信被盗了。刘女士赶紧报警,但是她想不通,骗子怎么知道她家庭情况的?而且视频里确实是儿子呀!

 上台当众戳穿“健康大讲堂”

 老李在下班路上接到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只要参加“健康大讲堂”就可以免费领取10到15枚鸡蛋。“这一看就是骗老年人的。”老李决定第二天去看个究竟。老李今年63岁,头发泛白,在人群中还真看不出是位退休老民警。

 讲座时间安排在每天早晨6点半至7点半。“他们机灵得很,选择这个时间段,既符合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又能避开执法部门的查处。”老李说,“当时场地里估计有六七百名老人。”老李介绍,主讲者是一名年轻人,自称毕业于某医科大学,上来先谈“国学”“诚信”“儿女孝顺”这些老年人喜欢听的话题,然后就开始推销保健品,“他说这些保健品啥都能治,高血压、老年斑、肾虚、便秘、失眠等等。”9名工作人员在场内来回走动,名义上是回答问题,实际上是在监视老人们。“不让人乱动,也不让拍照。”老李说,“我趁他们走开,就悄悄拿出衣袖里的手机,录下视频。”

 三天后,老李走上台,当众戳穿了主讲者的身份,工商、公安、食药监部门同时行动,控制了在场的10余名销售人员,并将钱款退给老人。

  八种诈骗行为要注意防范

  一、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老年人涉嫌洗钱、贩毒、拐卖儿童或者法院有传票、信用卡透支、医保卡被冒用等种种借口,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实施诈骗。

 二、冒充熟人诈骗

 骗术揭秘:此类电信诈骗属于冒充亲友、熟人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随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被害人向犯罪嫌疑人汇款或转账。

 三、销售保健品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团伙利用非法途径收集老年人的信息资料,抓住老年人“怕生病”和迷信“专家教授”的心态,冒充专家教授的身份,博取老年人的信任。起初受害老年人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择花小钱信任所谓专家的“良药”,但因为受害老年人防骗意识较弱,在犯罪分子轮番“免费用药”等的利益诱惑下,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使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

 四、收藏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具有收藏爱好的老年消费者资料,然后冒充收藏品推销员随机打电话推销“收藏品”。被害人若购买其推销的“收藏品”,就会被告知所购买的“收藏品”中奖,继而索取所谓的“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若被害人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支付了相关费用,犯罪嫌疑人便会冒充收藏品协会、拍卖公司人员,对其虚称购买的“收藏品”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并可代为拍卖,继而索要“展览费”“评估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

 五、虚假中奖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的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六、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将伪造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一旦有网友出于好心汇款,钱就到了骗子的账户。

 七、办理信用卡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短信、邮件或者在街头张贴小广告,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老年人连续转款。有时,犯罪嫌疑人会让受害人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会要求受害人事先往卡里存钱,随后再通过电话指挥受害人在钓鱼网站链接上进行操作,谎称是履行办卡手续,实则一步步诱使受害人将卡内钱款汇入骗子账户。

 八、医保卡、社保卡诈骗

 骗术揭秘:在这类诈骗中,犯罪分子首先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犯罪,对受害人进行恐吓。之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并以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公安随时发布防诈骗资料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在全社会建立快速发布防骗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烟台市建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公安局组织实施,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参与的“烟台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诈骗手法快速发布工作机制”,由烟台市反诈骗中心梳理每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通过反诈骗宣传新媒体交流平台进行发布。在平台中,公安随时发布一些防诈骗的宣传资料,然后通过敬老院和县市区的联系人传达到老年人。通过该平台,能进行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信息预警发布,实现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资源共享,推进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常态化、实时化。

 烟台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老年人: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给您做笔录,不会通过互联网给您发送“逮捕证”,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让您转账汇款。警惕兼职刷单诈骗,骗子谎称会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前期会返还小利,随后以付款超时、账号冻结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刷大单,直到切断联系后消失。警惕办理信用卡诈骗,骗子通过多途径刊登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广告,一旦有人上钩便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连续转账。陌生二维码不要扫描,陌生链接不要点击,谨防上当受骗!财务人员汇款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确认,严防骗子冒充老总发送转账指令。万一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张亦良)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