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夏春秋,裙裾飘飘,“旗袍女神”在大学校园里的“穿越”式存在,注定了会收获少见多怪的“奇葩”化评价。好在,坚持“不迎合别人评判”的戴颖,自当明白“有舍才有得”——既然做了“只穿自己觉得美的衣服”的“旗袍女神”,就不去过于在意别人的感观和说法。
“旗袍女神”如果仅仅只有“爱穿旗袍”的一面,那与曾经大摆“ S造型”的“芙蓉姐姐”,便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所以,媒体在报道“旗袍姐姐”的另类穿着时,还以较多篇幅介绍了其“才女”“淑女”的才艺衬照。如此一来,到底是“旗袍女神”炒作了她所主演的“微电影”,还是“文艺天赋”抬高了她的“女神形象”,就变得扑朔迷离、见仁见智。即使一些看客还是难改“奇葩”印象,至少也是一朵“高素质的奇葩”了。
不过我想,就像象牙塔里的爱情,往往逃不过“炫烂而始,无疾而终”,南大文学院的这位“旗袍女神”,尽管今日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她的“个性之美”,但却终究不能忽略“特定环境”的“特殊张扬”。倘若换了将来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她的这种“旗袍情结”,要是还能毫不走样地肆意坚守,那才真正称得上是“女神级”的“爱衣如命”了。
我真的以为,“旗袍女神”不过是“校园奇葩”。正是因为有着大学校园这样的独特氛围和包容环境,这朵“校园奇葩”的突兀存在,才可以相对安稳地“我行我素”。这倒并不是说,现实语境中必定容不下一位“旗袍女神”,而是讲,进入了“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求同存异”的个性展示,显然就与菁菁校园里有了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人以群分”的简单规束,有时更是融入团队、拓展交往的“必要自律”。很难想象,现实中的我们,假如与“旗袍女神”这样的人物离得太近,招致外界怀疑和吐槽的,恐怕就不只是“女神”本人了吧。
校园里的宽容和包容,未必等于现实社会的复制与粘贴。“旗袍女神”作为一朵“校园奇葩”,不管褒义贬义,都还无妨“我自岿然不动”。然而,一旦踏入了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就很难做到由着性子的“极端表现”。一年 365天的“奇葩化穿着”,校园里或许会被称作“风景线”,到了“外头”会是怎样的议论,你试试?
是不是可以这么来概括:“女神”欲无恙,“奇葩”长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