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诸城评论 > “复旦研究生投毒”的“解药”在哪里?

“复旦研究生投毒”的“解药”在哪里?

2013-04-18 09:21:45 来源:人民网
 东方网4月15日报道: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刚刚发布一则消息称,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未发现病因。警方介入调查后,从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嫌疑。

 “复旦研究生投毒”首先只是个案。就像当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用硫酸泼熊,手段之残忍必须遭到谴责,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但这并不等同于清华大学的全体学生,从此就要背负着耻辱的十字架无法抬头。刘海洋是刘海洋,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同样如此。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非常微妙的,隐性的,甚至很多平时看上去关系很不错的同学,同事甚至亲朋好友,都会因为某个突发事件的刺激,或者某种利益的碰撞,而产生剧烈的冲突。而且某些人的人性中潜藏着冲动因子,别人看起来的小事就成为他铤而走险的导火索,这就是各种突发事件所指向的不可控因素。

 因此“复旦研究生投毒”仅仅是大学个案,但又不仅仅是大学个案,它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必须被重视,虽然这更多的是负面意义。

 就以“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来看,虽然目前那名同学投毒的原因尚未常清楚,但用有毒化合物混入饮水机,其手段是非常可怕的。从受害研究生抢救中出现的危急症状来看,投毒者显然是下了很重的有毒分量,非要致人以死地而不可。反讽的是,投毒者同样作为医科在读研究生,将学来的医学知识居然运用于害人谋命,难道真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矛盾,非要用这么极端的手段来解决?可以想象依照这样的偏执型人格,那名研究生即使没有这次的投毒行为,未来在学习工作中一旦遇到其他矛盾,是否也会出现用非理性“暴力”来报复他人的结果?

 作为一个大学研究生,接受各种教育至少有十多年时间,然而如此长久的知识熏陶,如此耀眼的学校背景,却没有掩盖投毒学生人格教育上的苍白无力。不管怎么说,从小学到大学,无数老师,十多年来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都没能将投毒学生的某种人格缺陷成功改变。或许正是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系统中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模式,造成了学生没有得到完善的人格教育,所谓除了智商,情商财商都一无是处。一些高才生只是分数上的天才,却是为人处世上的白痴,经受不了一点挫折,遇到问题没有办法去自我解决,而是采取最具负面效果的手段来报复他人和社会。

 当然这也不只是学校教育的失败。难道为人父母就不该扪心自问,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做的如何。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让民众经济收入、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可是无论是穷是富,太多人沉迷于对财富的过度追逐,在无节制的快节奏生活中,忙得顾不上对孩子的教育。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外,强调孩子必须用分数来作为回报外,有多少精力投入到孩子的人格成长上,关心孩子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呢。

 一个家庭教育的失败,同样也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困境。当社会呈现出典型的两面性人格——一方面高喊“仇官”“仇富”,另一方面却用实际行动“媚官”“媚富”,成人社会病得不轻,下一代自然耳濡目染。近年来大学生大学期间忙着谈恋爱赚外快,用心读书成为奢侈的事情,毕业后就一窝蜂考公务员。势利、焦虑、迷茫成为大学生们的标签,就证明了他们并未真正长大成人。

 因此,“复旦研究生投毒”或许只是大学个案,却是社会病症的一种投射。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现实,显然投毒研究生已经病入膏肓。而对待病人的社会解药在哪里,是我们必须去破解的谜题。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