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清1965年出生在林家村镇原大岳峙村。那个年代村人命靠天,医疗条件落后、群众缺医少药。1983年王金清经过培训,成为当时大岳峙村的一名乡村医生。
“人不能忘本,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要报答他们。”王金清常常这样说。刚到村卫生室工作时,王金清面对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曾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看到农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好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经过长期的进修和学习,他取得了中专学历,并系统地学习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理论知识,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名医学习请教,精心钻研中医脉象、针灸治疗。他还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对脑血管疾病,他利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总结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治疗技术,治疗了多例脑梗塞病人,疗效显著。他不断摸索实践,用中医相关技术对皮肤病等疑难杂症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渐渐地在附近小有名气,并先后被评为诸城市百名优秀乡医和山东省优秀乡医。
做一个农民信赖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技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先做人后行医”是王金清对自己的要求。行医29年来,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的召唤,他就送医送药到家,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改变着农村医疗落后的现状。在工作中,面对农民群众,他试着开展减缓免的收费措施。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疗费,一时带钱不足者可以先诊治再收费,对于特困群众可以免费治疗。每年减免的费用都在3000元以上。他常说“人不能钻进钱眼里,老百姓看病不容易”。
作为村卫生室的负责人,卫生室的良性发展一直是王金清在工作之余考虑的问题。在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时候,他积极响应,并发动和带领全镇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统一实现了整合,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基层医疗卫生实力提升,农民群众拍手叫好。为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室的基础设施,王金清反复奔走,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室,由卫生院搭配多名专业人员,彻底改善了附近居民的就医环境。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中,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跟他们一一解释新政策的好处,一丝不苟地完成着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基本工作,真正成为服务百姓健康的贴心人。 (本网记者巩向红 通讯员王刚)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