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新闻,我们想说,从空气污染指数变为空气质量指数,增加PM2.5和臭氧两个指标,这是一种更贴近实际也更贴近老百姓感受的进步,是件好事。但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监测标准更严了,蓝天目标却降得这么厉害,也就是说,标准上去了,但对治污能力和水准的约束却没有跟着“水涨船高”,这是怎么回事?标准一提高,目标就降低,这种“跷跷板”关系会不会让人误解环保的本意?
我们看到,南京在治理污染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在一月份遭遇史上最长的污染天后,当月30日便出台了严防扬尘污染的“十条措施”,还有以前的各种努力,等等。然而,现实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最严十条”出台后,南京的空气里依然飘满灰尘的味道,2月份有16个“脏天”,3月份有15个“脏天”。
这个尴尬的现象在侧面上也说明了环保治理的难度: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大可能在短时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空气质量指数的标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环保部门减少蓝天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之所以一下子看起来很“刺眼”,是因为南京人已经习惯了“污染天”只有几十天的“指标”,突然一下子多出来100多天的污染天,从普通公众的“感性感受”上来说,可能无法接受,可能会引发一些质疑。
这个时候,环保部门需要做的事情,就不光是单单公布一下新标准下的新目标这么简单了,而是要用事实来“说服”公众,证明自己不是“降低了工作要求”。不妨详细告诉大家,旧标准下的“蓝天”和新标准下的“蓝天”,在定义上的差别有多大?在新的“蓝天目标”下,虽然看起来污染天多了不少,但是南京的空气质量标准,比旧的“蓝天目标”下,有了多少提高?
其实,污染天的指标虽然多了不少,但我们相信,环保部门不会降低对自身工作的要求。如何让市民相信这一点?建议环保部门不要怕自加压力,不妨以看得懂的方式告诉市民,新的标准和旧的标准相比,实质上提高了多少,以方便监督。这不仅是市民要求,也是执政理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