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春天来了阳光灿烂,再不用防晒霜你就out了!如何选择一款物美价廉又合适自己的防晒霜,就让小编从配方和工艺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吧。
一、既然物理防晒成分安全有稳定,为何还要选择化学防晒?
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添加的防晒成分。从原理上看,防晒成分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物理防晒成分主要是靠反射作用,屏蔽掉紫外线来达到防晒的目的。而化学防晒成分则可以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热量再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对皮肤的伤害。
首先说说物理防晒成分,目前主要应用于护肤品的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两种,它们都是可以反射光的细小颗粒,防晒谱比较广,对UVA、UVB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这两种成分能够和皮肤“和平共处”,不会刺激皮肤。尤其是氧化锌,甚至被皮肤科医生用来治疗湿疹、皮炎等疾病,还能应用于眼周等皮肤敏感处,对敏感皮肤的童鞋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除了轻微的阻塞毛孔,还真么发现物理防晒成分对皮肤有什么伤害。
但是,物理防晒粒子很白,非常非常的白,所以它们的使用浓度不会太高,这也就决定了单纯使用物理成分的防晒产品最多只能达到SPF15的防晒系数,日常生活中上班逛街应该是够用的,但长期呆在户外却不行。如果勉强添加浓度达到SPF30会怎样呢?试想一下,当你涂上防晒霜准备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镜子中的自己顶着一张日本艺妓一样惨白惨白的脸,那是多么的惊悚呀!
同时,物理防晒成分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的限制,只能被配制成油性的膏剂使用,这种防晒霜厚重黏腻,油性的皮肤就不适合用了。
说到质地,化学防晒成分反倒是难得的温和细腻,抹在皮肤上感觉比较清爽,尤其适合油性皮肤。而且,化学防晒可以对皮肤进行360度无死角全面防护,不像物理防晒粒子那样动不动就在缝隙中透几束紫外线下来,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花斑脸”的困扰。
然而,尽管化学防晒质地清爽防护全面,却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它会通过接触对皮肤生理机能造成损害,同时防晒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所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防晒产品,尤其是SPF30及以上的产品,往往会使用“物理+化学”的设计思路,让两种产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安全防晒的目的。
二、防晒霜不是太油腻就是搓泥,难道没有一款清爽又服帖的吗?
“皮肤触感”从来都是防晒霜和消费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物理防晒为主的产品比较油腻(上文中有提到,物理防晒成分只能溶在油中),以化学防晒为主的虽然清爽却容易搓泥,那么“物理+化学”呢?是不是清爽又润?十分不幸,多数情况往往是既油腻又搓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防晒成分(尤其是化学防晒)对皮肤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伤害的,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在防晒产品中添加大分子胶,通俗的说就是加些“胶水”。这些大分子胶涂开之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它可以有效地挡在防晒成分和皮肤之间,阻止这些成分和皮肤接触,更能牢牢地“网”住它们,防止其渗透进皮肤。
和普通的护肤品不同,防晒霜的设计思路是“防止吸收”,由此看来“搓泥”也就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啦,但毕竟涂在脸上影响美观,所以众多美妆品牌都在下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至于效果怎么样,大家去专柜试一试就知道了。
三、美白防晒保湿抗,防晒产品能否做到all-in-one?
之前听一位业界的前辈说,防晒霜就是保湿霜加防晒成分,当时小编我还是新鲜出炉的菜鸟一只,对这句话也是听得似懂非懂。直到近些年在各路品牌公关和技术的不断“熏陶”下,才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皮肤对保湿和美白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皮肤的表皮分为五层,最外层的角质层决定了皮肤表面的含水量(水分仪测试的就是角质层湿度),所以保湿霜只需要作用于皮肤表面,不需要有多好的渗透性(表皮下面是真皮层,其间充满血管,难道还会缺水吗?)。从这一点看,保湿和防晒的诉求是一致的。
但美白产品不同,它需要将成分送入表皮的最内层——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存在于这里),因此美白产品倾向于使用分子量小容易吸收的产品,而且会添加去角质甚至是切割皮脂膜的成分来破坏皮肤的表面屏障,以达到助渗的目的。而防晒成分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阻止其吸收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帮助它“进入”皮肤内部呢?
现在市面上有些品牌,出于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也许配方师本身就是只菜鸟),会在防晒霜中添加熊果苷、传明酸等美白成分。结果可想而知,由于防晒霜本身“防渗透”系统的影响,这些成分并不能有效被皮肤吸收从而发挥作用。保湿防晒美白all-in-one,目前还只存在于传说中。
四、市面上防晒产品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1、颜色尽量透明
防晒霜的SPF值是这样测出来的——先将产品涂在玻璃板上,然后用紫外光照射,通过测量遮挡住的紫外线所占的比例,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而实验室的测试用量,是每平方厘米两毫克。经过粗略计算,大概是成人全脸使用3-4ml,挤到手里,满满的一坨,绝对不同于平日里粉底的用量。由此看来,防晒霜的一定越透明越好,如果颜色很重(不管是黄色还是白色),按照标准用量满满的涂在脸上,出门一定会“回头率”超高的。
2、价格尽量便宜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那样,防晒产品在成人脸部的标准用量约是3-4ml,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印象,就去看看防晒霜的包装瓶吧。市场上买的以每瓶30ml居多,也就是说,一瓶防晒买回来也就用十次,还不包括补擦!
囊中羞涩的mm还是尽量选择便宜的防晒霜吧,毕竟这个东西用量是省不得的,坚决不要相信销售人员说的什么一瓶能用半年的鬼话,大量使用开架产品,绝对比小剂量的大牌产品更给力,防晒这件事,永远要拿数量说话的。
3、相信皮肤的感觉
防晒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晒,但这一点大家都不用担心,产品出厂前就已经测试好了,SPF和PA值都不是随便标的。所以,我们选择防晒产品,还是多听听皮肤的意见吧——把试用品涂在皮肤上,拉着姐妹淘逛个街,回来的时候,脸上不干燥不油腻就是好东东。一瓶质地粗糙的防晒霜是多么的让人欲哭无泪啊。涂吧,所到之处就像刀割一样,不涂吧,阳光就会想剪刀一样一点点剪断皮下的胶原蛋白……掺点滋润的乳液一起涂怎么样?还是算了吧,防晒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4、参考生活中的正常用量
随着防晒意识的加强,除了防晒霜,各种彩妆产品也陆续添加了防晒成分,具有SPF值和PA值的粉底液、粉饼甚至遮瑕膏频繁出现在柜台上,让注重防晒的MM有了更多选择。在此提醒一下,除了防晒系数,彩妆产品在生活中的正常用量也是必须要参考的标准。
什么叫“生活中的正常用量”?举个例子,用粉底时你可能会挤出一元硬币的量涂抹全脸,可是蜜粉就只会薄薄的在脸上扫一层,至于遮瑕膏,那就更少了,不只厚度不够,范围也极其局限。当然,除了用量,肌肤的贴合度也是参考因素之一。比起液体来,粉状的产品更容易贴合在肌肤上,因此防晒效果也会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