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父母着急,据国家民政局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2亿,其中未婚的达1.4亿人,20-24岁年龄段最多,有8320万人。眼看着“邻居家”条件都挺不错的大龄剩男剩女,30左右还没找着对象,自然就为自家闺女未雨绸缪。父母之间聊天,更恨死了“自由恋爱”,直言年轻人想法太多太耽误事,一改自己年轻时为自由抗争的精神,捡起了父辈“包办婚姻”的大旗,搞起了“复辟”。
因为当年与“包办婚姻”的父母持续作战,现在的父母不仅“知己知彼”,有准确的理论认识,而且“身经百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纷纷祭出“车轮战”“集团战”等高端战法,不将儿女的单身状态消灭誓不罢休。无论是“10天8相亲”,还是“相亲就正餐,午晚各3个”,都搞得父母孩子身心疲惫,相互不理解。最重要的是收效甚微,更有甚者适得其反。
相亲不是赶场。诚然,现在城市年轻人大都追求自我价值,对恋爱和婚姻更看重“眼缘”,结婚呈大龄化趋势,生孩子就更晚,父母着急确有原因。但是无论是一天一个的“车轮战”,还是1天数个的“集团战”,都不利于子女找到心仪的对象,只能增加他们的抵触心理和浮躁情绪,相亲成了赶场,日程满满,这个不行还有下一个,只想“草草了事”。本来父母精心的安排,变成了子女被动的赶场,理想与现实“南辕北辙”,不但伤了父母的心,还让年轻人的相亲成了负担,“累觉不爱”。
相亲更不是赶集。爱情是两个人深度的自我迷失与互相欣赏,而不是可以量化的等价交换。把对方“明码标价”,将自己孩子“待价而沽”,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让自己的孩子找到最好的对象,也将自己孩子的优秀广而告之,这一定会提高子女成就美满婚姻的几率。父母这样的愿景虽好,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快乐的基础是自由。有多少父母都曾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一名言深感认同,如今却因急迫而夺了子女的自由,对人标价而亵渎了爱情的无价,使得子女频繁相亲,却无功而返。
急于相亲源于浮躁和功利,对于真正了解孩子的父母不会这样做。“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了解子女想法,并慢慢改变现实,将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当成故事聊给孩子听,潜移默化使其引以为戒;与孩子谈心了解喜好,再用“信息化”优势发现目标,辅助其“搭讪”和“邂逅”。这样的“有的放矢”和与子女达成“统一战线”才是上策。 文/朱俊达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