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们习惯崇尚竞争,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更是深受广大家长认同。因而,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强制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的“怪象”频见报端:宜昌13岁少年用离家出走反抗上补习班,6岁女童不愿上补习班报警等等。对于孩子反抗辅导班的行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大多会苦口婆心地喊出一句,“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提前学习怎么能扎根立足呢?”
然而,为了在以后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前秣马厉兵真的是这群孩童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吗?恐怕不是。童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这任务不是拼命向外延展,而是培养独立思维,注重内向积累与完善。因为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人生的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确逻辑和顺序。
逼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辅导班,实际上是家长“得失观”过重且忽略孩子真正的心理健康。他们把自身攀比心理灌输给孩子,告诉他们所谓的“弱肉强食”,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比如是不是比别人多会背几首唐诗,成绩排名如何,得了多少证书等等。家长乐此不疲地引导孩子和他人比,和自己比,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被大量转移,自我成长的力量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们的精力,从而使他们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想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家长应从培育孩子独立的思维、健全人格做起。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才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们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手段。毕竟,我们没有听说过某位成功人士是因为幼年时多上了几节培训课而优秀的,相反他们成功的源泉往往是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
退一步来讲,无论辅导班是否真的如家长期望般奏效,但培训至少应该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之上。如若闹到孩子又报警又离家出走的地步,这便是家长监管教育的一大失职。那些沉浸在“上了辅导班孩子就会更优秀”美梦中的家长,快醒醒吧。 文子玉/文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