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 > 社会 > 34年基层坚守诸城乡镇卫生系统

34年基层坚守诸城乡镇卫生系统

2016-11-28 08:31:45 来源: 经济导报

“从来不休息,只要有工作就会冲向前。”

  “好领导、好兄长,好老师。”

  ……

  在诸城,知道王金鉴的人,每当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王金鉴对他人是慷慨的,34年的基层医疗经历,担任过4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几乎每个医院都有他筹资奔波盖起的新住院楼;病号钱不够了,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医院职工每次加班手术结束后,总能看到他准备的热乎饭。王金鉴对自己是苛刻的,掰开晾干的馒头用热水泡泡就是一顿午饭;当院长多年来却从未有过一套住房;一件外套可以穿七八年;单位的配车也从未见过他自用。

  2015年8月9日,王金鉴在其工作的龙都卫生院逝世,享年50岁。他的短暂一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段令病人职工温情备至、难以忘怀的记忆,更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敬业担当”的崇高追求,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身边人。

  提升医院软硬件水平

  “第一次在医院门口看到王院长的时候,我们都还以为是位司机呢。”每当回忆起王金鉴的首次亮相,诸城市辛兴卫生院老职工刘仲亮总会感叹道,在破旧的外套、风尘仆仆的外表下,“谁也想不到他会给我们院里带来这么多变化。”

  王金鉴是2003年从桃园卫生院调任辛兴卫生院的,彼时辛兴医院是当地医疗系统的“老大难”,医院条件差、设施落后,病房里已经半个月没有一个病号,职工工资也已经半年没有发全。“院里一年就走了14个人,直到王院长来了后,我们的情况才得到改观。”刘仲亮称,这是因为王金鉴刚来,就抓住了院里的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王金鉴就东拼西凑了4万块钱,发全了职工们的工资,结束了医院发不全工资的历史。职工的心开始热乎了,干劲也上来了。然后,他又是多方筹措,续建了停工多月的门诊楼,不到10个月的时间,门诊楼开业,新设备、知名专家都在王金鉴的忙碌下陆续到位,辛兴卫生院的名气迅速大了起来,就诊的人数也迅速提升,卫生院的业绩逐渐从倒数跻身到农村卫生院前列。

  虽然王金鉴带领辛兴医院“致富”的整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过程却颇为不易。“每一笔钱都是精打细算省下来的。”刘仲亮说道,比如门诊楼的设备,不少就是王金鉴带领职工从别的医院搬来的,“当时那家医院要搬走,王院长立马找到这家医院领导商量,带着职工一趟趟往回搬,回来以后还要自己修,说是省下来的钱可以给职工发工资。”

  而为了保证楼房质量,节省物料,王金鉴天天蹲在工地上盯着,下班后往往都是一身灰尘。靠着这个拼劲,几年间,辛兴医院不仅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门诊楼,还陆续建起了2600平方米的病房楼、2300平方米的后勤楼和35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生活工作水平均大大改善。

  同样,王金鉴为每家任职过的医院都留下过类似宝贵的财富。如他任百尺河卫生院院长的半年时间内,2997平方米的门诊病房楼顺利开工建设,一系列旨在提高技术能力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随之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现常态化,卫生院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任龙都卫生院担任院长后,他实施了“两控一降”措施,即对在卫生院院内就诊的患者实施控制辅助检查费用和控制药品费用,对在院外一体化卫生室诊治的患者确保个人自付费用降到每天20元以下,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积极探索了降低费用、造福百姓、搞活卫生院的新路子。龙都卫生院每年的外科手术达到500余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居镇街卫生院前列。1400平方米的公共卫生服务楼、3600平方米的病房楼也分别于2012年、2013年竣工使用。

  留下可贵的精神财富

  除了现实的财富,王金鉴给身边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更为丰富。

  “王院长经常说,病人既然来了就是相信我们,我们就得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诸城市辛兴卫生院内科主任张金霞回忆道,医院有位病人叫刘淑臻,70多岁,腿在战争中受伤,截肢后安装了一条假腿,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年都要住几次院,因为儿女都不能陪在身边,每次住院只能老伴照顾。王金鉴知道后,经常抽时间陪老人聊天,自己还拿出钱来给两位老人买饭、帮老人打水。后来,这位病人成为了王金鉴的“铁杆粉丝”,王金鉴每调任一家医院,老人就跟着去这家医院。

  同样,对于医院职工,王金鉴也是呵护备至。有时候医院半夜三更做手术,王金鉴就像病人家属一样等在外面,到了手术结束,医护人员疲惫地走出手术室,熬红了眼圈的王金鉴就拿出在街上买来的热乎乎的小米粥和油条,嘱咐大家多吃点。

  不过,与对他人的慷慨相比,王金鉴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盖楼的时候,他就把馒头揣在衣服兜里,饿了拿出来吃两口。”张金霞含着泪说道,在辛兴和百尺河卫生院工作时,王金鉴每次回家都要带回一包馒头,吃不完就摆在窗台上晒干了防长毛,就算长毛了他也剥了皮,用开水泡泡就是一顿饭。他常说,“不就是顿饭嘛,吃饱了就行。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可不光为了吃饭。”即使调到了离家稍近的龙都卫生院,王金鉴还是坚持每天从家里带饭,一顿吃不完下顿接着吃。

  身为院长,王金鉴单位有车,可他从不私用,往返只坐城乡公交,“医院的车全当手术病人专车用了,那会儿乡镇路多数坑坑洼洼颠得厉害,病人做完手术出院,统一用医院的车送回家,王院长说轿车舒服,不会扯得刀口疼。”张金霞说。

  王金鉴与妻子迟永萍1990年结婚,此后的20年里,他们连一套房子也没有。据悉,2007年,辛兴卫生院家属楼落成使用时,王金鉴也分到了一套房子,迟永萍是打心里喜欢。但当时为了留住医院聘来的一位放射科专家,王金鉴立马就把这套房子让了出来,自己又搬回了又潮又冷的单位宿舍。

  “心中爱着党,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王金鉴的身上体现的是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去世后,王金鉴被潍坊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追授为先进工作者,被评为诸城好人、潍坊好人、山东好人。王金鉴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对社会对人民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尚品质,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琳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