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路只为给弟弟找希望
17年前,年轻帅气的22岁小伙王朋(化名)发现自己经常感冒,而且总是不见好转,鼻孔常流血不止。王朋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白血病。白血病,对于年轻的王朋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父亲去世多年,母亲身患绝症,王朋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把病情通知单递给了哥哥。
哥哥王忠臣大他四岁,刚刚结婚,看到弟弟的病情通知,王忠臣沉默了许久。随后,他领着妻子搬进了竹岛附近的出租房内,“买房子的事儿先搁搁吧。”从那天起,王忠臣便开始了漫漫寻医路。他说,要给弟弟找到希望,也要给这个家创造奇迹。
1996年初,天冷得很,王忠臣带着五千块钱,背着一点行李,只身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只是因为听说石家庄一家医院治疗白血病效果好。
“那次我感触非常深,医院6层大楼,竟然住的全是白血病患者,虽然很悲凉,但从此更有力量了,感觉他们的家人都是我的战友,我们都在帮家人和病魔抗争。”王朋吃了哥哥从石家庄带回的秘方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明显。王朋说:“我就说,算了吧,别花那个冤枉钱了。”过了没几天,王忠臣又踏上了寻秘方的路程。
“花在这上面的钱,得有个几万块吧,知道有些可能是骗人的,但一想到能让弟弟活下去,我就想去试试。”对于弟弟的病,王忠臣感到无奈,却又无时无刻不充满希望。他觉得自己虽然没钱,但是却有体力,“不就是跑跑腿儿吗,至少有个希望!”
王忠臣不断地跑着腿儿,这个婚前一天没离开威海的男人,因为弟弟,山东、河北、北京……凡是听说能治病的地儿,他都跑到了。哥哥在外“跑腿儿”,病房中的王朋一次次地晕倒,又一次次地活过来,王朋说:“希望对我来说太奢侈,我只想等哥哥回来。”
每天打两份工,只为照顾弟弟
经过长期治疗,王朋的病情有所好转。因为是普通家庭,家境并不宽裕,而王忠臣夫妻俩也主要靠打零工贴补家用,剩下的钱全都给弟弟治病,为此,全家人欠下了一屁股的债。1998年的一天,王朋提出回家治疗的想法,看到弟弟情况渐渐稳定,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王忠臣含泪同意了。
出院的王朋很快迎来了人生中的大喜事儿。2000年,经人介绍,王朋认识了妻子张娟(化名)。在知晓王朋患病的情况下,张娟依然不离不弃,并在9年前和王朋有了儿子。
弟弟结婚后,哥哥高兴不已,他觉得是弟弟人品好,才让上天对他多了一份眷顾。尽管如此,王忠臣说,12年来,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张娟的电话,每一次铃响,都有可能是弟弟休克的消息。由于王朋骨髓已不再造血,他需要经常输血,因此他的免疫力很低,一个小感冒都有可能致命。
王忠臣回忆,有天值夜班,突然接到张娟电话,说王朋晕倒了。他立刻打车到经区,看到弟弟直挺挺地躺在路中间,鼻孔不停流血,他立刻背上弟弟往医院跑。而这样气喘吁吁奔跑的情形,王忠臣说,他已经习惯了。
2008年,王朋在走路时又一次突然晕倒。检查后,医生通知王忠臣必须要及时输血,否则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危及生命。王忠臣办理了病退,并开始每月联系医院,陪王朋输血。
25日,在文化东路一家公司的一个小房间里,记者见到了王忠臣,他在公司里担任保安。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空间,既是他的工作间,也是休息室。王忠臣说,他有两份保安工作,两份工作时间颠倒。说到打两份工的原因,王忠臣低声说“为了弟弟”。
家在经区的王忠臣,为了应付弟弟的突发状况,他便在文化东路找了两份保安工作,“这样的话,全天都在市区,弟弟一旦有突发状况,我就能提前去医院安排。”
“哥哥,我会好好活下去!”
25日,记者在王忠臣的休息室见到了王朋,他衣着整洁、身板笔挺,尽管脸色发黄、嘴唇无血色,但非常乐观。王朋说:“活一天就是赚一天”。
王忠臣回忆说:“王朋没患病时,人缘特好,朋友很多。他刚得病时,老觉得自卑,不敢见人。”为了让弟弟重拾信心,王忠臣没少做工作。他为弟弟申请了低保,他常对弟弟说,“最起码,你也是有收入的人。”
见到王忠臣,他一直是笑呵呵的,今年只有44岁的他,脸上已是布满皱纹。
王忠臣告诉记者,25日,已是弟弟连续44天未输血的日子。王忠臣说,为了让弟弟感觉舒适,他经常要去医院询问最新的血液情况。
威海市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毅力曾是王朋的主治医生,对于王忠臣,她的印象很深。她说:“一直是王朋的哥哥陪着他来的,伺候这伺候那,十几年了,刚来的时候,王朋还是个小伙子,现在也是人到中年了,能这么好好地活着,有他哥哥的一份功劳。”
王朋说,他这一生没有遗憾,“如果死了,最对不起的就是哥哥和家人。”他多次希望哥哥和妻子放弃,但他们一直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