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黄淑芬(化名)老人因视网膜脱落,住进华西医院治疗,2次都因害怕、紧张放弃手术。2月22日,老人即将再次被推进手术室前,病房里来了一位特殊客人——著名的催眠大师格桑泽仁教授,从见面到进入手术室的22分钟里,格桑教授4次运用催眠-唤醒方式让老人“穿越”回13岁那段人生中“最勇敢”的时光,并将那段时光“定格”。就这样,64岁的黄淑芬带着13岁时那颗“勇敢的心”成功接受手术。
21日晚,天府早报记者将黄淑芬的情况告知格桑泽仁教授。他有点踌躇:“还从未在这样的老年病人身上做过催眠,只能试试看。”原本他还想亲自“勘察”一些情况,却突然被告知手术将在22日上午10:00进行。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老人进行催眠,还必须保证老人在麻醉前都处于催眠状态。
催眠的最高境界不是睡着,而是让她睁着眼睛,意识‘糊涂’,在清醒的状态下不受干扰专注地完成事情。”
——格桑泽仁
乐观老人怕疼太紧张会休克
黄淑芬是内江市威远县人,性格开朗,即便查出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满不在乎,照样到处游玩。可是,这个乐观豁达的老人却有一个致命的“死穴”——疼痛性休克。
今年1月中旬,黄淑芬感觉左眼金星闪烁,后来竟看不见东西了。家人将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眼裂孔性视网膜脱落。如只是单纯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当地医院也可以进行,但偏偏老人身患多种慢性病,最主要的是还有疼痛性休克。于是2月4日,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院眼科即刻安排最快手术。
视网膜复位手术通常采用局麻,但考虑到老人特有的“疼痛性休克”,决定实施全麻。2月6日,黄淑芬在被护送进手术室前,血压、心率都正常,可等待麻醉时,血压、心率骤降,并出现昏厥状,手术被迫终止。7日,老人出院回家。
18日,黄淑芬再次入院,可躺上病床不久,她的血压就狂飙到180毫米汞柱,远超手术指征,不得不再次出院。回家后,她歉疚地对女儿红红说:“我一看到白大褂心就揪紧了。”
21日,黄淑芬再次住进眼科等待手术,她的女儿红红则向本报求助:“你们报道过著名的催眠大师格桑教授,能不能请他给妈妈催眠,让她可以做完手术,否则她眼睛复明的机会就越来越小了。”
22日上午9:30,在得到眼科允许后,格桑泽仁教授与记者一同来到黄淑芬的病床前。此刻老人僵直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双手握拳拽着被单……原来,手术室已经通知准备来接她。按照事前约定,红红告诉黄淑芬:格桑教授是自己的朋友,过来看看她。
这是一个8人间的大病房,不是一个理想的催眠环境,但已经没有时间来“蹉跎”了。略一环视病房,格桑教授端来一把椅子,背窗而坐,因为光线,老人必须扭过头非常吃力非常用心才能看清格桑教授,而这种专注正是格桑教授需要的效果。
22分钟完成4次催眠“回”到13岁 她成功接受手术
第1次“催眠-唤醒-催眠”:寻找体感中心
“老人家,我们聊聊。”格桑教授俯身在老人耳边,一手轻轻抓住其左手小指。黄淑芬直视格桑教授的眼睛后,对方的催眠开始无痕迹导入。不到1分钟,黄淑芬的眼神开始迷离。格桑教授用仅有他们2人能听见的声音与老人低语。“我不晓得她的体感中心位置在哪,也就是紧张时哪里会不舒服,这只能在她清醒状态下才能知道。”格桑教授唤醒黄淑芬,对方表示紧张时会头晕、胸闷。这时,格桑教授让黄淑芬用手掌压在胸口,而他的一只手掌压在其额头,再次导入催眠。老人脸颊紧绷的肌肉再度松弛下来。
第2次“唤醒”:确认催眠才能手术
“虽然第二次催眠成功,但是我不能确定她进入手术室后会不会紧张,所以再次把她唤醒。”5分钟后,黄淑芬被唤醒,这次,格桑教授暗示她:“你来医院是干吗的?”想起是做手术,黄淑芬眉头紧蹙。“这时我确认她必须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完成手术。”格桑教授解释。
第3次“催眠”:寻找最勇敢的时光
第三次将黄淑芬导入催眠状态后,格桑教授开始引导黄淑芬回忆过去,寻找她一生中最勇敢最自信的时光……13岁时的“电影片段”在脑海飘过,黄淑芬脸上荡起灿烂的笑容。她的记忆被唤醒:13岁,她是篮球队的后卫;那一年她参加乒乓球比赛,得了亚军;也是那一年,她和几个同学翻山越岭去县城考上了中学。“13岁的你浑身充满活力,13岁的你很勇敢,13岁的你很自信,13岁的你天不怕地不怕。”格桑教授不断强化着。然后,他让老人睁眼,又让她带着“13岁的力量”闭眼——就这样,64岁的黄淑芬“穿越”回到13岁那段最勇敢最有力量的日子。
“定格了她的力量,但我发现她潜意识还需要一个人支持。”于是,格桑教授又问:“13岁时是谁带你们翻山越岭去考试?”“同学的爸爸。”格桑教授应和:“有个爸爸支持你一定很好!”闭着眼的黄淑芬开心笑起来,格桑教授又问:“现在的你是13岁时的你,我是谁?”老人毫不迟疑回答:“爸爸!”此刻,老人进入手术室的最佳时机到了。
第4次“唤醒-催眠”:完备手续准备手术
上午10:00,手术室的护工推着轮椅来到病房,格桑教授又一次将黄淑芬唤醒完备手续;出发前,老人又被导入催眠状态。与前三次不同,这次被导入催眠状态的黄淑芬没有再合上眼睛,一路轻松与格桑教授私语。进入电梯前,格桑教授突然躬身在黄淑芬面前问:“我是谁?”“爸爸!”老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格桑教授最后一次确认:黄淑芬还在催眠状态中。至此,整个手术前的催眠仅进行了22分钟。“要完全解除她的紧张状态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说她的紧张是100的话,现在只剩下30%。”老人离开后,格桑教授自信地对记者说。“既然被催眠了,为什么老人家没有睡着?”面对记者的疑惑,格桑教授轻松一笑:催眠的最高境界不是睡着,而是让她睁着眼睛,意识“糊涂”,在清醒的状态下不受干扰专注地完成事情。
由于是第一次把催眠运用在手术前的患者身上,格桑教授也没有绝对把握,直到下午3:20,黄淑芬从麻醉苏醒室被推回病房,他才开心地说了句:“成功了!”
人物资料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催眠大师,CCTV《心理访谈》专家,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患者体验
回忆与现实中“自由穿越”
“催眠太神奇了。”昨日红红说,从进入电梯开始,她就一直听妈妈在低声念叨:“我只有13岁,我现在13岁。”“当时我以为她已经是个回到13岁的娃娃了,但进手术室时,她居然又穿越回来了,晓得我是她女儿,喊我帮她穿鞋套。”术后,黄淑芬老人很骄傲地说:“医生给我打麻药时喊我不要怕,我给他们说,‘不得怕’!”她说,在手术室,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