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因素又称躯体因素是指生物性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障碍。(一)遗传。(二)急慢性躯体感染和颅内感染,引起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记忆损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感淡漠。(三)化学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害的物质可引起精神障碍。如酒精、阿片类物质、镇静催眠药以及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这些物质从不同途径侵入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致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四)脑和内脏器官导致脑缺氧、脑血流量减少、神经递质改变引起精神障碍,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甲亢、脑瘤、脑外伤等。(五)年龄、性别因素引起。如阿尔茨海默症(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
二、生活事件因素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引起个体生存环境产生特别或有意义的变化,激发喜、怒、哀、乐、忧、惊、恐等剧烈的情绪反应,引起一部分人急性短暂或持久的精神障碍。
三、社会因素的改变导致精神障碍,包括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社会支持(指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在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中,开放性护理是指精神障碍病人在住院期间根据病情状态不同,可实行自由进出病区,与社会接触、家人团聚、以达到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就业率、降低复发率。康复护理主要是指导和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训练和恢复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将精神残疾程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功能。心理护理就是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心理支持,使其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增加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的发展。
抗精神病药物推迟治疗可降低精神病的复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确保安全、正确地服用药物,出院后继续巩固治疗,最终完全回归社会。 尹瑞华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