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青少年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中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突出问题,在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而家庭中的各种构成因素会影响学生的人格表现和心理健康。因此,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有调查研究证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对孩子的期望、各自脾气、婚姻状况、家中其他成员情况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显著,而家庭成员结构、家庭收入、家庭户籍等因素影响较差。父母脾气不好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父母脾气好或一般的差得多。父母脾气和夫妻间不和睦等原因对子女生长发育伤害较大,往往影响到子女身心健康,说明家庭不和睦可能给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充满争执和冲突,对子女教养方式不一致,子女则容易胆小、紧张、缺乏安全感,不懂如何与人相处,久而久之,则会变得焦虑、敏感、孤独,继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家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反之,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善于表达,沟通良好,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及社交娱乐活动,同时家庭内部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角色之间分工明晰,子女则容易形成外向、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性格,容易悦纳自己、宽容、理解他人,从而内心冲突越少、人际关系越和谐,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所以说,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对孩子非常重要。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遗传、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改善家庭环境,营造积极、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互相包容、理解、支持,是有利于高中生人格健康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咨询电话:6057795;150066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