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到底教什么?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他告诉我们的教育者,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使学生成为真、善、美的人,这无疑才是教育的真谛。
在人生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色彩。好的教育就是让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有不同需求的人,都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满意,让每一个人活出精彩。以笔者理解,“好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好儿女;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未来做一个好栋梁。这样,他们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足迹都值得眷恋和回味。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好人”成了我们生活中稀缺的元素。今天,当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生活所需富足了,反倒让人心里空虚了,人性最美好的东西丢失了。孝老爱幼,扶老携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这些原本传承下来的基因,在一度文化缺失、物欲横流、外来思潮诱惑的面前发生异变,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心与心之间的冷漠。人们在经历过严寒与酷暑之后,极力的呼唤阳光与清凉;在混屯与迷茫之间,四处寻找那片久违了的亲情。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好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奠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河南农大通过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来发展“好人”教育的做法值得点赞。也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校的学生都树立了“用心为他人多考虑一点”的正确心态,也才会让学校学子好人集聚:毅然跳入冰冷刺骨的黄河湍流营救坠河父子的农大学生李二阳、寒假期间为学生们200多辆自行车戴上“防尘罩”的“中国好楼管”周自琴、苦寻失主归还失物的河南农大教师王亮清、5年来义务辅导小学生的河南农大“爱心四点钟课堂”……他们是时代的主旋律,民族的最强音。
“好人”教育的理念值得推广。笔者看来,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应当从中小学开始,将“好人”教育的理念推广普及,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让孩子从小接受好人理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爱心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好人。而众多的好人就会筑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厦的精神基石。让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联起手来,用道德教育标尺为孩子的成长奠基吧,那么我们整个社会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