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贵
一、钟楼的型号
山东省诸城市有座古建筑——钟楼。钟楼内悬挂着大、中、小三种型号的铜钟。
大号铜钟悬挂在双门之上钟楼的底层,悬挂铜钟的横梁为木制,截面为方形,东西走向。据明万历诸城县志载:“铜钟于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十二月十七日铸造,重二千斤。”又据乾隆诸城县志载:“铜钟有范文金大定十三年(万历志为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密州僧正司铸钟,高四尺一寸五分,围六尺九寸,厚一寸。”
笔者世居钟楼前东侧的王家稍门街(现市委家属东院南墙外小巷)。儿时经常到钟楼上玩,在记忆中,大钟悬挂的高度约有3米,在钟下原地一跳,也只能用手指稍触到大钟的边缘。临下钟楼时,总要抛块砖头敲它一下,主要是爱听它的响声。铜钟敲击后发出的响声很特别,一是能发出很闷的嗡嗡声;二是钟声持续时间长,敲击后就快跑,当跑到下钟楼的台阶时,还能听到嗡嗡的尾声;三是铜钟发出的响声虽不大,但听的很远。如《诸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诸城五镇联立小学简介》一文载:“七七事变前夕,日寇飞机不断窜扰诸城上空,为了防空,学校在对门城墙下(现阳光旅行社西侧禽蛋公司家属院内)挖防空洞多处,童子军在校门口设岗两个,听到钟楼敲钟报警时,岗哨即呜哨以报,学生闻讯可有秩序地进入防空洞中,以防空袭。”
大号铜钟,从1946年春拆除钟楼到1947年10月诸城二次解放前,一直躺在钟楼底座东侧(现市委家属东院最南端的两栋楼之间)废墟的瓦烁中,该钟在诸城第二次解放后就不知下落了。
钟楼内的中号铜钟也只有一个,铸造年代莫考。悬挂在钟楼上层的圆形木制横梁上,也是东西走向,钟口的直径大约有40厘米左右,钟内只有一个像鸡蛋大的钟锤,无绳。约从1947年冬,“诸城劳改队”设立时开始(现市委院内),那中号铜钟就挂在院内东边一栋房子的西屋山的位置,每日三餐就以钟声为信号。劳改队迁往昌乐县后,诸城县委入驻,每日的午饭也都以钟声为信号。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住进该院内时,那中号铜钟仍然挂在院内。文化大革命后期就不见那钟的踪影了。从此,中号铜钟也就销声匿迹了。
小号铜钟共六个。正六边形的钟楼顶层六个仰角的挑檐末端各挂一个。在钟楼上层花墙内的走道上看,约有小型饭碗大,每当刮大风时,小铜钟的外壳摆动幅度很大,虽然钟锤看似不动,小钟还是“叮铃铛啷”的响个不停,因它们六个钟不是同时响,所以听起来像乐曲演奏,使人听着妙不可言。尤其冬天,在睡梦中被小钟声警醒,就知道又刮西北风了。
二、双门
诸城钟楼底座为拱券式的门洞。据明万历诸城县志卷八古迹载:“夫今城原为东武,汉初筑建,迄今一千八百余年”。从历史纪年查到“汉初筑建”即西汉初年建造(公元前200年左右)。万历修诸城县志时,是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4年),从“迄今一千八百余年”推算,应为公元前196年,此时间与“汉初筑建”基本吻合。此县志又载:“此城(即现古城子社区)或蔽隘难居,因于西侧岗下复筑今城,仍袭名东武,并为琅琊郡国之所”。就是说,公元前200年左右,原来的东武城,因破旧,范围又小,已不能满足经济、人口日益发展的需要,而在“西侧岗下复筑今城”,即诸城的南城,但当时新建的县城仍叫东武城。
新建的东武县城为正方形,即钟楼(双门楼)至南门的距离与东小门(实验中学东侧)至西南门(阳光旅行社西侧)的距离均为1160步(笔者亲自步测),约合696米(如图)。故南城城墙的周长为2784米,约合5.57里。此里数与康熙诸城县志载:“南城,西汉东武县城,周约五里,城门有四”的里数基本一致,(县志的里数也是约数)。虽然南城是正方形,但四座城门的位置都不在各自城墙的中心点上,只有城的南门和北门(双门即钟楼)都各自在其南北城墙的中点,而东门(又叫东小门)和西门(都叫西南门)的位置都不在其东、西城墙的中点,它们的连线距南门750步,约合498.8米,距北门(钟楼底座)460步,约合305.9米,这四座城门轴线的交叉点不在南城的中心,而是偏北,即位于现在中粮宾馆门前的十字路口。
东武县城建成后729年,到北魏(又称后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才筑建北城。据康熙诸城县志载:“北城,州里中城也。原为东武县北关厢平地。后魏拓跋氏据有琅琊之地,于永安二年将此北关筑东、西、北三面城垣,紧与南城接连,城门东、西有二,城北面无门”。从西汉初年(约公元前200年)筑建南城至后魏,永安二年筑北城,时间跨度整整约729年。该志又载:“双门,东武县北城门址也。后魏于北关筑城,置胶州,撤去东武县城北面城垣,并撤去城门,复于门址之上,更券此门。内广六尺二村,袤三丈六尺,以通南北二城人行,自北城视之,若南门;自南城视之,若北门;故曰‘双门’也”。县志说后魏所筑的北城,是在原南城的北门外及所辖地盘上,筑了三面城墙,东西两面城墙的南端均与南城的北城墙接连(东城墙的接点位于现实验中学,校院北墙的中点,西城墙的接点在沧湾西岸新郎服装店门前位置);并只建了东、西两座城门,未建北门。北城建成后,遂将南北成的介墙(城墙),连城门一起拆除,并在原城门的地基上,照原城墙的“规制”建了一座门洞,该门洞南北长度三丈六尺,东西宽度只有六尺二寸,比原城门小。据康熙诸城县志载:“南北二城,合二为一。城周九里有三十步,高有二丈有七尺,下厚三丈有六尺,上厚视下减三之二。城门有五:南曰‘永安’,东南曰‘镇海’,西南曰‘政清’,东北曰‘东武’,西北曰‘西宁’。各门有瓮城,有楼,有重门(内外二门,笔者注)。”原南城的北城门,改建成‘门洞’后,就不在城门之列了,改称“双门”。从此,诸城才算建成了一座完备的县城。这个门洞式的双门,就成了南北城往来的唯一通道。而这座双门就成了坚固的屹立二千多年的钟楼底座。
诸城的北城比南城小。自双门(钟楼)至北城墙(台下巷北首)921步,约合612.5米,东城门(市工商银行门前)到西城门(人民商场南门前)730步,约合485.5米。现市政府门前的“T”字路口,也不在北城的中心点,它往南距钟楼500步,约合332.5米,往北至北城墙421步,约合280米。该路口距东、西城门各为365步,合242.7米,故南、北城的城墙周长为4443.8米,约合8.9里,与清嘉靖县志载:“城周9里”。基本相同。
诸城北城筑成后,又经过了70年,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至今。诸城县(市)这个辉煌的名字,已延用了1416年。
三、钟楼
钟楼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双门”层楼内未悬挂钟楼前(公元1172年),一直叫双门楼,自从双门楼内悬挂铜钟后,渐渐的人们就叫它钟楼,而“双门楼”的称谓在群众的记忆中逐渐淡忘,以致消失。后人就只知有钟楼,不知双门楼是何物了。
据万历诸城县志载:“钟楼,在大街(今府前街中段电影公司门前)双门上,上旧有神祠,莫考创始。朔、望邑人竞供香火。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祠敝,达鲁花赤知州事杜居正重修之”。从后魏永安二年筑建北城,逐将东武县城的北城门改建成双门开始,就无在双门上建神祠的记载,直到“元大德二年祠敝”,才在史志中出现“双门上旧有神祠”的叙述。以此推算,双门上的神祠创建年代应在公元529年至1298年之间。可能因双门上的神祠(小神庙)建造时间较长,所以出现了破旧和损坏(祠敝),接着职位在知县上一级的官员杜居正来主持修葺双门上的神祠。此时神祠内也未有悬挂铜钟的记载。
历史的时针又走了173年,到明成化辛卯七年(公元1471年),知县闫鼐到任后,接着就整修双门神祠楼,并在双门南面额上亲书石刻“迎晖”二字。此时双门神祠楼内仍未悬挂铜钟。
时间过渡到“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知县冯杰撤其祠,为建层楼,钟虚仍旧,更编钟夫,晨昏司击如数,以喻启闭。遇火警亟击无数,喻众往救”。依此推算,悬挂铜钟时间应在1298年以后至“弘治元年”,约190年之中。“冯杰撤其祠”后铜钟和架悬铜钟的架子未拆“钟虚仍旧”,非但未拆,建层楼后,还将“钟夫”重新编排值班顺序,每天早上和晚上轮流值班“司击如数”,告知全城的老百姓和各级官员都要统一以钟声为信号起床和熄灯休息。
明弘治年,知县冯杰建双门层楼后,又经过了33年,到“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知县韩肇谓楼太高,压县治不利,于是,毁楼存钟,钟旧在密州僧正司”。意思是,到了明朝武宗皇帝末年,诸城知县韩肇将双门上的层楼又拆掉了,并将铜钟移送类似佛教协会的组织予以保管。至此双门上就无任何建筑物了。
(未完待续)
制图:王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