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四风”,一寸不让评论之四
中秋、国庆两节,面对可能反弹回潮的“四风”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严明纪律要求,加强监督检查。这份紧咬“四风”不放的定力,值得点赞。只有锲而不舍、决战到底,才能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来之不易的成果,将优良作风打造成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清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顽症,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比如,近来奢华月饼广告呈现“抬头”之势,高价月饼有“死灰复燃”之象。市场营销行为,往往反映市场需求。这说明高价月饼还有生存土壤,甚至是公款消费这样的畸形土壤。纠正“四风”之难,在一块小小的月饼上就可窥探一二。
应该看到,当前“四风”面上的问题有所好转,但观念上的“化学反应”还不够彻底:有的党员干部存在差不多心理,认为纠正“四风”已经到了火候,该歇歇了;有的存在等待心理,依然认为纠正“四风”只是一阵风”;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放纵一下,不会被发现;有的存在逆反心理,纠正“四风”越高压就越要“硬着头皮上”……纠正“四风”难度之大、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上述种种问题,无不警醒: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能指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只有保持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性,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越往后执纪越严,才能防止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避免作风建设成为“烂尾楼”、“半拉子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日复一日的作风建设“攻防战”,也在消解着纠正“四风”最初的“新鲜感”和“兴奋劲”,疲劳厌战思想和麻痹懈怠情绪随之来袭。有的地方党委把主体责任丢在一边,自己和相关主责部门退居幕后,让纪委孤军奋战;有的纪检监察机关缺乏主动性,总想着上级发文件、作部署,找不到巩固深化成果的有效抓手;有的监督执纪人员认为,一到节假日,就冲到一线明察暗访,不仅正常的假休不了,工作强度也大于平日,想歇一歇、缓口气……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实践证明,纠正“四风”没有什么诀窍,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意志品质不顽强、战术打法不升级,便不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克服麻痹懈怠情绪,改进创新方式方法,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能否做到这一点,对中秋、国庆两节是一个重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