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朱秀娟
记者 张泽青
“这份工作不会让你成名获利,但你的付出会让一群人的未来发生彻底改变。我喜欢这种静待花开的感觉。”采访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朱秀娟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1994年,昌乐特师毕业的朱秀娟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一干就是20年。
未婚少女当起了“妈妈”
朱秀娟的第一份工作是特校语训班的教养员。据她介绍,最难的是管理刚入校的新生,三岁多的孩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孩子们入学住校的第一天起,给孩子们掖被子,提醒他们大小便成了朱秀娟每晚的必修课。为了方便照看孩子,她干脆搬来跟孩子们一起住,而她的被窝经常被孩子们占用。有一年特校招新生,一名小女孩认生,到了晚上一直哭,就是不睡觉,她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将小女孩抱在怀里,在宿舍里来回走,慢慢等孩子睡着。可等朱秀娟刚想放下孩子时,她又醒了,朱秀娟只得再重复前面的动作……等孩子睡熟了,天也放亮了。有一天晚上,孩子的父亲不放心,赶过来看孩子,恰好看到了这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个老师“五个娃”
经过一年的锻炼,学校又让朱秀娟承担了语训班的班主任工作。从此,她更是跟孩子们形影不离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长,为了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她每周都带学生们洗澡换洗衣服。本来孩子生病是要联系家长来处理的,但由于很多孩子年龄小,家多数在农村,家长一时赶不过来。为了不延误病情,朱秀娟就自己带学生去医院。有一段时间,流行性感冒爆发,她班有五名学生被传染,她就一人带着五个孩子去医院治疗,一间病房让她的学生占满了,医生和护士都投来好奇的眼光。一排溜五个小脑瓜,烧得通红的小脸和无助又期盼的眼神,让朱秀娟又爱怜又心疼。当医护人员得知朱秀娟是特校老师时,纷纷被她的行为感动。
宽容和忍耐是“制胜”法宝
如今,朱秀娟承担了培智教学工作。她把教室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这群孩子,她不仅教给他们知识,更多的是教他们生存的方法。朱秀娟所教的班有十多个症状不同的智障和孤独症儿童。他们有的行为刻板,有的好动,有时还会莫名地哭笑,甚至自残、摔东西,一不留神,便会有人从教室里跑出去……面对这群时不时让她“出丑”的天使,朱秀娟总能从容应对,因为她掌握了制胜的法宝,那就是宽容和忍耐。她说,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更需要用加倍的耐心和爱心来守护。
多年来,朱老师一直秉承爱心育人,无私奉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因教学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市教学能手、潍坊市教学能手,所讲的课被评为潍坊市优质课,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省、市级奖,负责的立项课题获市级奖。
二十多年的特教生涯让朱秀娟深有体会,她说:“因为有了我们,这些孩子们不再无助。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他们成长的助力和支撑,我们的心灵也会在不断的奉献中得到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