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着人类发展的责任,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完美的老师,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目标与追求。
说实话, 2015年春节我过得并不轻松,原因是一想到班里那几个偏科生,心里就感觉堵得慌。初八上午九点多, 随着手机“嘟”的一声响,我读到了下面一则短信:
“张老师您好,我是燕山家长。他的性格有些内向,现在又很要面子。英语在小学就有点落后,现在越来越不会了,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他小姨、他哥都是大学生,假期里也来教过他音标,他也下过决心,但总也达不到理想效果。这几天我试探了几次,只要一提英语他就非常反感,不是一语不发就是避而走之。如果逼他就有退学的苗头。急得我也不知如何是好,能同您商量一下,我们需要怎样做吗?”
这是家长的心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心中的痛?燕山,七年级一班的学生,期末测试在班里排名中等,英语D ,而数学栏目里赫然印着个A 。面对这样的偏科学生,我们作老师的应该怎样做呢?怎样才能对得起学生家长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呢?这也是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某位同学因智力原因导致各门功课平平,那我们做老师的心理负担也不会很重。最最头痛的就是那些偏科生,类似燕山这样的学生在班上还有几位。张锋,这次考试,语文成绩B ,而英语却只考了D。初入校门时他连26个字母都默写不全,男孩、女孩、中国、书这么简单的单词他都不会拼读。他们的英语在小学就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是实情。可眼下之急是我如何帮他们赶上去。
我也曾经单独找过他们,鼓励他们说“不管你的基础怎样,只要你想学,只要认真学,我相信你会很快赶上来”。可半年下来了,依然不见起色。这又何尝不令我心痛?
不知何时,社会上流传起一种说法,“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上级领导也一味地拿它来提醒我们老师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现在我依然用它来省查自身,倒底哪里出了毛病,哪个环节没抓好,为什么我想改变他们却没有发生奇迹?
在QQ上,我问过燕山,“你是不想学英语呢还是不知怎样学?”他诚实地回答我“不知怎样学”。这一句话让我内心隐隐作痛了老半天。他确实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在课堂上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每次观察他都是那么认真地该记笔记记笔记,该写就写,作业上交也积极而认真。可细看他的质量又如何呢?往往是错误百出,系动词、实意动词混为一谈。以他为代表的可以说每个班都有几个。他们的作业是乖乖地完成,上课也不捣蛋,一直摆出一副认真却又漠然的样子。看来这半年来我对他们的关注度还不够,“大锅饭”对他们来说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由此也让我意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
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落下的,也不管他们的基础如何,改变他们,让他们的英语成绩有所起色才是作为老师的我以及他们的家长所希望的,这让我感到了责任的沉重。
我知道,改变偏科生,任重而道远。既要照顾孩子们的自尊又要尽可能快地帮他们赶上大部队,并非只口头说说就可以了事的,也并不是说这门功课你不感兴趣就可以不学的。虽然具体的措施我还没有想好,但看他们稚嫩的脸蛋以及家长们恳切的目光,我却不得不为之。
3月8号开学这一天,结合他们在寒假作业中出现的简单的错误,我询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有的家长忙着给孩子找家教,但就你们这种不在乎的心态,如果把北大清华的大学教授请到你们家里去,你们能学好英语吗?”最终让同学明确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关键起作用的还是内因,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找突破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紧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常听有的同学抱怨“这英语太难了,我学也学不会,干脆不学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英语真的很难学吗?中国有句古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也只是在模仿外国人说话,连鹦鹉都会学舌,我们岂能不如鹦鹉?那些过分强调英语难学以致放弃不学者,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懒汉行为”寻找借口。同时向同学们说明在初高中阶段,英语都是一门必修学科,不是说你感兴趣就学,不感兴趣就可以不学的,我们必须把它当作任务来学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学英语并不像某些同学想像的那样可怕,关键是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学。要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我们要明确自身的责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不要让任何人掉队。面对偏科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改进,尽快缩小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但也必须让学生明确他们自身的责任。若人人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想想看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还有什么可难的?
在此,我也借用当代大诗人臧克家的咏牛诗作——《老黄牛》,表表自己的决心吧!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诸城实验初中 张秀梅 张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