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朋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我在工作之初,就是借助农村社区这个平台,稳当当地踩上农村这片广袤的舞台。
我于2008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在林家村镇瓦店社区,这个时间也是我市大规模铺开搞社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一切从零开始,百业待兴。因为我们的社区就是建在农村,大都是利用村里闲置的办公场所改建,办公条件远没有办法与城市社区相比,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内容,都十分有限。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和我的农村社区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综合服务厅终于“开张”了
瓦店社区服务中心于2008年夏启用,但是社区综合服务厅自启用放过一串鞭炮后,就变得门可罗雀、少人问津。有一天,我百无聊赖地透过擦得铮亮的窗户往外看,一个农村妇女在门口踱来踱去,踌躇不前。我心里一亮,说不定是来办事的,忙打开门跑出去就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她似乎吓了一大跳,问道:“低保在这办?”“是、是,你快进来,马上帮你准备申报材料。”我一边说着一边连请带拉地把她让进去,程序很简单,不大工夫帮她把材料弄好了,并承诺尽快送到镇民政办。她这时还是满脸惊愕,估计是我太过热情把这个朴实的农家妇女吓了一跳,心里犯嘀咕:“怎么这人比我还急啊?”她又哪里知道,社区运行一周多了,却连一个来办事的都没有,我都想到群众家里去“抓壮丁”了,她的到来,算是帮我们“开张”了。
将社区“窗口”开到田间地头
谁承想刚想到去老百姓家里“抓壮丁”,这事接着就变成了现实。面对“群众对社区不熟悉、社区对群众需求不了解”的尴尬状况,市里出台了信息采集制度,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到村里逐户采集群众信息和诉求,同时宣传推介社区,引导群众来社区办事。按照分工,我负责上井子埠村,一接到这个活儿,我就犯了难,我从小没怎么同老百姓打过交道,这又赶上秋收,走在村里家家锁着门,什么时候才能走完83户群众。我当时就想“撂挑子”,回去胡乱填填了事,但转念一想,我是带着任务来的:老百姓到底认不认可社区,如果认可,为什么不到社区办事?如果不认可,怎样改进。既然村里找不到人,那我干脆到地头上去。说做就做,买了两盒“白将军”,骑上自行车就直奔田间,刚到地头就看到一个面善的40来岁的汉子,递上一支烟,说明了来意。这个庄户汉子虽不善言辞但却很热情,我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快记满一张纸。就这样,一户、两户……两天的时间,两盒烟没了,记录本上也写满了全村群众的信息,拿着这沉甸甸的本子,甭提心里多高兴了,有了这个基础,后来无论是信息采集,还是开展服务都变得容易许多。那时我才知道,我们的群众是最朴实、最容易接触的一群人。
2011年底,市里招考人员,我有幸考到了市社区化发展办公室,从事的还是社区工作。正是因为有那段基层社区的工作经历,才让我现在的工作得心应手,而每当回忆起在社区工作的那段日子,想起那些群众和同事,内心总会升起一股莫名的温暖,激励着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