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蒲元英 谭传龙)党旗红,产业兴。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龙都街道创新打造“一网格一特色”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充分整合网格资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让每个网格都找到专属的“经济密码”,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强音。
在龙都街道七吉社区毛家化村的豆腐坊里,一条先进的豆腐生产流水线正高效地运转,磨浆、煮浆、压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整洁的车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豆香。
潍水豆腐坊负责人袁娟介绍说:“目前,我们的车间每天稳定生产豆腐20多盘,主要供应周边连锁超市和社区菜场。到了销售旺季或节假日,日产量可以达到100盘以上。经过这一年的经营,每月能为集体稳定创造2-3万元的收入,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扩大生产积累了信心和资金。”
这份“豆香”里的致富故事,源于毛家化村对传统产业的突围。毛家化村素有家家户户做豆腐的传统,但长期以来都是“小打小闹”。2024年,毛家化村网格党支部领办润森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潍水豆腐坊,将豆腐制作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带动集体增收。在发展豆腐产业的同时,合作社还探索出“主链+副链”的循环经济模式———依托合作社新建的6个蔬菜大棚,将豆腐坊生产过程中洗豆子用过的水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作物的天然“营养液”。这种“豆腐生产—废水利用—蔬菜种植”的闭环模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龙都街道七吉社区党委书记王新森说:“10月份,我们新建成的600平方米无菌车间将正式投入使用。车间严格按照高标准无菌要求建设,将专门用于豆腐的深加工生产,重点开发豆干、素鸡、豆泡等系列产品。预计这一项目全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促进本地豆制品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在距离毛家化村网格7公里外的小水泊网格,则以“一枚苹果”开启了果蔬加工的新图景。眼下正值苹果上市季节,小水泊网格的脆香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制作苹果干等果蔬脆休闲零食———清洗、切片、速冻、烘干……经过一系列现代化工艺处理,新鲜苹果很快变身成为酥脆可口的休闲食品。
龙都街道水泊社区小水泊网格党支部书记邵夕强说:“目前我们已建成冻干、VF、闪蒸三条现代化果蔬深加工生产线,形成了水果、蔬菜、菌类三大系列40多种产品,年产能突破1000吨。”
从“一粒豆”到“百种干”,从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化生产线,龙都街道的合作社经济正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升级的态势。街道目前已形成涵盖岭后小米、娄乡馒头、潍水豆腐、脆香源果干等特色农产品的4种类型合作社11家,探索出小而精、稳而实的“共富工场”新模式,累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一个个“网格特色”的产业故事,正共同绘就着龙都街道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