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评价。但传统小学语文阅读评价存在以下问题:评价维度单一(重理解轻积累与策略)、标准模糊(学段目标缺乏精确细化)、评教割裂(工具缺失且滞后)。潍坊市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历时6年研发“多维·分级·同步”分级评价体系,创新构建“四维十项”指标模型(认读/理解/运用/积累)与“三段六级十二阶”分级标准,研发AI智能测评平台,实现精准组卷与学情画像。该体系融入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通过“诊断—干预—提升”闭环,推动学生阅读素养达标率提升30%以上,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从“经验判断”到“精准诊断”:
构建多维分级评价模型
多维评价:分级评价核心指标科学凝练。潍坊小学语文教研团队综合国际阅读素养评估框架(PIRLS、PISA等)与本土教学实践,构建了“四维十项”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认读、理解、运用、积累4项一级维度,并细化为10项二级指标,一级维度与二级指标之间呈现总分递进的层级关系。认读能力为基础能力,下设解码与提取、技巧与速度两项指标,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辨识能力及阅读流畅度;理解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涵盖归纳与概括、整合与解释、推论与延展、鉴赏与评判4项指标,聚焦文本内容分析、逻辑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评价;运用能力指向实践迁移,包括创意与应用、策略与方法,强调阅读成果的实际转化与策略选择;积累能力支撑长期发展,分为掌握与实践、数量与范围,关注语言材料的记忆广度与运用深度评价。
分级评价:分级评价标准细目制定与资源库构建。创建“三段六级十二阶”分级评价标准。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小学六年划分为低、中、高3个学段,每个学段细化为两个层级,每个层级分解为两个阶梯,对应小学阶段的6个年级、12个学期;依托新课标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紧扣“四维十项”核心指标,细化出与3个学段、6个年级、12个学期相匹配的446条分级评价标准细目。其中,低段评价标准细目匹配“前运算级段”,侧重具象思维评价;中高段对应“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过渡级段,发展抽象思维。同时,评价细目与统编教材深度耦合,通过级梯式目标分解,构建“语文要素—评价指标”映射表,实现“课程标准—教材要素—评价标准”的三位一体系统整合。
开发了与学期和单元教学同步的“六级十二阶测评资源库”。该资源库以统编版教材内容为序,以单元为单位,针对评价标准体系每条评价细目,编制相应的测评任务或题目,构建了匹配12个学期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题目精准,能够实现多次达标测评的2000+阅读能力评价资源库,通过单元测、学期测和专项训练,实现精准诊断和个性提升。
同步教学:借助AI技术实现闭环提升。研发了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线上测评系统,实现了“精准测评—即时反馈—个性提升”闭环。平台整合精准组卷、即时反馈、学情画像等三大核心模块,采用“AI初评+教师复评”模式,教师依据诊断数据为补弱学生匹配可视化支架、推送练习资源包、动态调整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同时为教师提供“评价指标解读—命题技术培训—数据报告分析”的一站式服务。
从“能力诊断”到“素养生成”:
创新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互文性教学系统施策,构建能力进阶路径。在明确分级阅读评价体系诊断的阅读能力问题后,依据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开展教学矫治。
多维组元,深化互文关联:基于互文性理论,对教学单元的人文、文体、对象、表达等互文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组元。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挖掘单元人文主题(如“民间故事”)与文体特征,引入《白蛇传》等互文文本,通过“人物塑造对比表”“文化寓意分析图”等工具,构建跨文本知识网络。
任务分级,强化能力跃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多样化且进级化的学习任务。针对“创意与应用”能力不足的学生,在互文性教学中,组织“民间故事新编”活动,学生阅读多篇互文故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创意改编,激发创造力,提升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型协同,优化认知链条:通过多种课型的协同配合,实现阅读目标。单元起始课中,创设举办“民间故事大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精读引领课上,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等,对课前诊断“推论与延展”能力较弱的学生,课上引导推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行补弱。组文阅读课则将多篇互文文本集中对比阅读,强化学生同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动态评估,闭环提升素养:在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中,依托AI平台实时追踪,如针对“创意应用”未达标学生,推送任务“故事续写或改编范例”;通过“学生反思日志+教师诊疗报告”双反馈机制,实现“测评—教学—复测”闭环运行,使阅读素养达标率提升23.6%。
从“实证成效”到“范式输出”:
锚定评价改革创新坐标
6年探索,“多维·分级·同步”评价体系成效显著。潍坊市某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在理解能力中鉴赏与评判维度的达标率从45%提升至70%。山东某校五年级通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整体追问式教学”与贯穿单元整体的思维工具干预,“创意应用”简答题得分率提高41%。该体系首创“积累”独立维度,学生通过晋级训练达标率提升至79%,同时借助AI平台破解了师资不均衡难题,有力推动了教育公平。
“多维·分级·同步”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分级评价体系与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分级评价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ZD051)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王志全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姚磊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