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丈量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厚度。诸城市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变身文化福利,不断满足市民生活新向往。
近日,市民刘勇又来到了小区旁边的海燕书房。地方不大,藏书量却有1.5万册,还免费借阅。对于老刘来说,这是一座建在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刘勇告诉记者:“饭后遛着遛着弯儿就过来了,很方便。这个书房存书量很大,知识面很广,确实给我们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了阅读的便利。”
350多平米的空间里,历史、文学、刊物等琳琅满目。不少社区居民静静享受着阅读时光。作为诸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平台,书房与市图书馆数据互联,书籍在这里就能通借通还。
市民张鑫告诉记者:“在新图书馆那边办了一个证,这边也可以使用,平时借书还书也比较方便,我家就住在这附近,平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阅读便利。”
借助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诸城市打造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间,让文化的熏陶融入生活,营造书香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
市民祝力飞表示:“我们确实需要有这么一个书角,或者沙龙性质的这样一个书房,来缓解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也是给我们精神找一个寄托。”
从2020年起,诸城市建成、运营书房7家。书房深度融入生活场景,免费对外开放,并提供借阅服务。在诸城,阅读已成为一种唾手可得的公共福利。
鑫城·古城书房负责人解丽说:“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说的就是咱们诸城读书文化。我们努力为大家创造精神上的一片净土,让大家来分享阅读心得——让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无论是对个人的精神成长,还是对当下的书香社会建设,都是一种促进和助力。”
融媒记者:杨荣岱 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