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少诸城1080名职工“寻保”记—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诸城评论 > 一个也不少诸城1080名职工“寻保”记

一个也不少诸城1080名职工“寻保”记

——浪急潮涌,大河奔流。新时代,改革“巨轮”荡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也不例外。在岁月变迁、人事变动、企业改制、机构沿革多重叠变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种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许多历史依据或随时间隐匿;或随人事移迁,已无从考证,成为悬而未决的“疑案”,甚至是“无头案”。而面对这些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案件”,我们是虚与委蛇、推诿塞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责无旁贷、主动担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这个发生在诸城市医疗保障局里的故事给出了我们答案。
2025-02-27 11:20:59 来源:诸城新闻网
傅汝强 马培礼
  一张“收款收据”,揭开一段尘封二十年的往事。
  时针悠悠,拨回2023年12月份。
  一张纸色泛黄、边缘破损的“收款收据”摆在了诸城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面前。名目为:2001年9月—2002年7月医保费;金额为:325.02元;时间标注为:2005年5月21日;落款为“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持有者是原诸城市宏润鞋厂一名到龄退休的女职工。因为这名女职工的参保信息在业务经办系统中未能查询到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的医疗保险缴费记录(按照相关规定:医疗保险缴费年限需满25年,退休方可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不能即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为提供当年的补缴证明,才找出了这张“珍藏”多年的“收款收据”。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如果当年(2002年10月)鞋厂破产清算时,这名职工已经补缴了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的医疗保险费,那么她2001年9月之前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能视同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满25年就可以享受退休医疗保险待遇;但是如果未补缴,此前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能视同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还需要补缴3万多元。
  3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因为‘收款收据’的落款单位为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不能证明这笔钱是否已经汇入医保收入基金专户,根据规定:不能视为有效缴费凭证。”诸城市医疗保障局经办业务科室一致商讨后,给出了审核意见。
  诸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2001年9月—2007年8月)、诸城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2007年8月—2010年2月)、诸城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2010年2月—2019年2月),至2019年1月16日诸城市医疗保障局正式组建。二十多年间,诸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历经四次机构沿革、几易其所。诸城市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财务科档案室,翻遍了二十年积累下的数千卷职工医保档案,依然一无所获。
  仅仅凭借一张2005年5月21日原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出具的“收款收据”,显然不能作为这名职工的医保缴费凭证。
  “事关职工的医保待遇问题,必须查清!”在诸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专题研究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培荣斩钉截铁地说。
  “医保人”的责任和担当敦促着经办人员开始了曲折的“寻保”之路。
  抽丝剥茧寻踪觅迹
  要解决一桩二十年前的“悬案”,谈何容易。
  事不宜迟。
  诸城市医疗保障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分头行动,紧锣密鼓开展“寻保”工作。
  工作专班首先请教了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商。据一位工程师介绍:在2005年9月进行“五险合一”(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合并征收)征缴时,由于系统更新,导致这名职工医疗保险缴费记录被覆盖,无法查询。
  工作专班想从线上平台寻找证据的线索就此戛然而止,及至“搁浅”。
  找到这名职工丢失的补缴数据有效凭证成为当务之急。工作专班转战市档案馆。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的参与单位、分工情况及组成人员,逐渐浮出水面,涉及法院、财政、劳动、经贸等7部门(单位)9名工作人员。
  追本溯源曙光乍起顺藤摸瓜。
  工作专班决定从当时破产清算组的工作人员入手,寻找线索。
  二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退休归乡,甚至已去往异地常住,要想从中寻找线索,无异于大海寻针。
  2024年2月至4月,三个月的时间里,工作专班辗转原破产清算组7个组成部门,希望从蛛丝马迹里寻找有用的线索,却仍是一无所获。
  无独有偶。此时,又有两名原诸城市宏润鞋厂职工遇到了同样的窘境。随着该厂职工已经逐渐到龄退休,不出意料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工遇到类似问题。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破产清算组成员之一,时任诸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科科长王常清(2017年退休,现居四川重庆),虽然已年逾花甲,但对原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一事,却记忆犹新。更难得可贵的是,在他的帮助下,工作专班找到了当年的电子版社会保险(包含医疗保险)补缴明细。
  明细表显示:原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时,1080名职工中有450名未补缴医保,有630名已补缴医保。在职人员缴费总额207486.98元;解除合同人员缴费总额28190.75元,共计235677.73元。
  不查不知道,面临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认定的原诸城市宏润鞋厂职工,居然有1080名之多!
  曙光乍起,大家欣喜不已。然而,一盆“冷水”又当头而下。
  疑云又起再陷困顿喜悦的热乎劲还没过,在诸城市医疗保障局第三次召开的党组专题研究会上,有人提出异议:这份电子记账表提供的只是一份“光秃秃”的电子文件,数据虽然非常翔实,但没有公章,不具备法律效力。退一步讲,即使这份文件属实,但如何证明这笔资金已经缴入医保基金收入账户?
  “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涉及到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一个也不能少,既要应保尽保、也要应收尽收,千万不能做成‘糊涂账’。”崔培荣说:“接着查,一定要捋清资金去向。”
  一切似乎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清零,从头再来!
  就在工作专班处处碰壁,无处着手的时候。工作经验丰富的王常清另辟蹊径,提出了一条宝贵建议:能否查询经办机构的基金收入账户某一时间段的入账记录。如果有与补缴明细一致的入账记录。那么,是否就可以证明这些职工已经缴费了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工作专班在与原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工作人员沟通后得知:1080名职工的医疗保险补缴工作采取的是集中办理的方式,时间集中在2005年5月。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查询此时间段内,原诸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的基金收入账户是否有与之匹配的流入资金。
  工作专班在获取了原医疗保险事业处的基金账户后,联系了当时的开户银行———农业银行诸城市支行。
  然而,工作专班又一次被泼了“冷水”。因为二十多年间,银行系统历经多次升级改造,数据几经迁移,2005年的原始数据已被迁往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诸城支行无法查询当年交易流水。
  柳暗花明水落石出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差临门一脚,决不言弃!
  工作专班快马加鞭,整理总结了翔实的证明材料。2024年7月20日,一纸协查公函,踏上了前往中国农业银行山东支行的路。
  等待总是如此焦灼。工作专班在一天天的焦急期盼中,静静等待。
  “您好,贵局提请查询的原诸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基金账户2005年5月至8月的交易流水,山东省行已经发至我们诸城支行,有时间请前来核对”。2024年8月1日一上班,终于等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挂掉电话,专班工作人员以最快的方式往银行方向奔去……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支行提供的流水账单:2005年6月3日,原诸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收入账号为449001040005031的基金账户,有一笔金额为235677.73元的资金入账。与2005年原诸城市宏润鞋厂破产清算组对账表的医保基金入账时间吻合、金额分毫未差。
  至此,由原诸城市宏润鞋厂职工“收款收据”———破产清算组电子版社会保险补缴明细———银行医保基金收入账户明细,组成的一条完整证据链就此“闭环”。
  原诸城市宏润鞋厂职工1080名职工的医疗保险补缴问题终于尘埃落定、水落石出。
  一个也不少!
  初心永恒服务无境
  将原诸城市宏润鞋厂职工的医疗保险补缴情况登记入档,工作专班圆满完成任务,终于松了一口气。不仅为1080名职工的医疗保险找到了“家”、找到了“医靠”,更是诸城市医疗保障局践行群众路线、探索“退休一件事”集成办理、落实医保便民利民举措的生动体现。
  医疗保险工作牵动千家万户、政策改革承上启下,县(市、区)一级医保经办机构执行层面的“创新空间”相对狭小,唯有“用心”拼服务,完善业务流程,提高经办质效,才能更好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此,诸城市医疗保障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高效办成一件事”融入医保经办服务全过程,推出多项惠民生、暖民心的服务举措,持续推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次办好”服务,实现参保登记、参保信息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事项43项业务线上办理,申办材料精简48.3%,民生服务事项即使办结率52.9%,办理时限压缩幅度57.2%;将20项高频业务办理权限下放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定点医药机构、商保机构的医保工作站(点),将医保经办下沉,零距离服务群众,建立起以县级医保大厅为核心,17处镇(街)医保工作站为脉络,208个村级卫生室为网点,以及251处定点医疗机构、商保机构的医保工作站(点)为补充,覆盖县、镇(街)、村的“1+17+208+N”多层次、全域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诸城市医疗保障局获评“首批山东省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窗口”,涌现出10多名山东省、潍坊市先进个人。
  记者手记:一个工作专班历经八个月的寻踪觅迹,辗转十余个部门(单位),翻越二十年的历史阻隔,查阅数千卷卷宗……,帮助1080名职工成功找回医疗保险补缴记录。他们山穷水尽却矢志不渝,神情疲惫却意志坚定,终遇柳暗花明。凭的是什么?是熟谙业务流程;是逆境中的缜密与坚持;更是医保为民、“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一个也不能少”的初心与信念。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