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闻唐建教授的大名,是因为他那令人瞩目的一系列头衔———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中国花鸟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等。这些重量级的称谓,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然而,真正认识唐建教授,却是在一次特殊的经历之后。
那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唐建教授在家乡山东诸城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前往参观。
市博物馆的展厅内人潮涌动。本次画展共展出唐建教授书画作品100余幅,均为其精心创作的精品力作,每一幅作品都彰显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众多书画爱好者们驻足于唐教授的每一幅作品前,细细品鉴,不时低声交流着各自的见解,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唐建教授书画艺术的赞赏与敬佩。
唐建教授擅长花鸟书画创作,此次画展中的精美花鸟画作确实令人赞叹不已。中国画注重自然生活,强调写生,这实则回应了“美从何处寻”的美学命题。唐建教授的花鸟作品,犹如一扇扇通往自然之美的窗户。在他的笔下,鸟儿灵动活泼,羽毛细腻逼真,或栖息枝头,或振翅欲飞,每个姿态都充满生命力。花朵娇艳欲滴,色彩斑斓,或盛开绽放,或含苞待放,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魅力。画家通过写生,将自然中的美捕捉下来,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后用笔墨呈现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自然万物之中。从唐建教授的一幅幅花鸟作品里让我们明白,美可以从一朵花、一只鸟、一片叶子中寻得。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灵,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无尽的美。当然,这些作品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保护自然环境。
大厅内,许多人驻足在一幅巨大的古梅图前。我好奇地挤进去一看,瞬间被惊艳到了。偌大的画幅中,古梅枝干苍劲有力,仿佛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沧桑尽显,却又奇妙地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每一道纹路恰似岁月精心镌刻的印记,似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处转折都彰显出坚韧不拔的非凡品格,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顽强不屈的力量。花朵娇艳绚烂,仿佛在低语着生命的美好与坚韧。画面里墨色的枝干如蛟龙般蜿蜒伸展,动感十足且张力满满,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红色的梅花如繁星般点缀其间,古朴与典雅的美感扑面而来。它们或疏或密,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枝干上,宛如夜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给予人无尽的遐想空间。我不由自主地走近,试图从那一笔一划中探寻画家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我静静地凝视着那细腻的笔触、精妙绝伦的构图,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我想,这幅古梅图,绝非仅仅是一幅普通的画作,每一笔、每一处色彩都饱含着深情,其背后肯定蕴藏着厚重的故事。
机缘巧合,我的朋友与唐建教授早年是同学,两人感情深厚。次日,朋友邀请唐建教授前往他位于九龙口巷的老屋小聚,并约我作陪。在朋友那略显低矮陈旧的院落里,唐建教授谈笑风生,谈论的多是他们当年同学间的趣事。年少的懵懂、青春的活力以及共同经历的点滴,在他们的话语间瞬间鲜活起来。我坐在旁边,看到教授的眼神里时而流露出怀念,时而显现出欣慰,言语间充满着对青春岁月的珍视和对同窗情谊的感恩。
到了午餐之时,唐建教授对九龙口胡同里那家小菜馆烹制的烧烤、炸金蝉以及瓠子水饺格外喜爱,吃得酣畅至极、不亦乐乎。看到他对家乡菜这般热爱,我满心好奇地问道:“教授,您离开诸城有多少年了呢?”“我一直没离开啊!”唐建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反倒让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话。见我这般模样,他不禁哑然失笑:“我这些年虽一直在北京,可往返诸城的频率极高。所以从未觉得自己离开过家乡。”教授这番质朴的话语,让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见到唐建教授的姐姐唐海燕,她曾对我说过,唐建是个特别重感情的人,虽早年离家,但对家中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一直牵挂于心,因此他会常常回家来探望相聚。唐建教授的这份真诚与豁达,让我动容,也让我看到了如今这位在书画艺术领域成就非凡却依然保持着质朴与谦逊的大师,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执着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唐建教授为何持之以恒访梅画梅?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现。于是,在他们交谈稍作停顿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唐教授,您的古梅图实在令人惊叹,我很好奇,您为何如此钟情于画古梅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呀?”教授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温暖的微笑,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回到了某个遥远的时刻。他缓缓说道:“古梅,于我而言,不只是一种绘画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家庭院里那株百年梅树,每逢春节便凌寒怒放,那姿态早已成为烙印在我心底的最美乡愁。”从那时起,梅花犹如一颗挥之不去的精神之星,深深印刻在唐教授心中,成为他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踏上寻梅访梅画梅的艺术创作征程。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唐建教授的寻梅之旅始于大学时代,那时起他深受山东籍中国画大师于希宁先生和恩师蒋维菘等著名学者丰厚的人文学养和专业建树的深远影响,在寻梅与画梅的漫长历程中,慢慢体悟着梅花所承载的高洁精神。偶然间,他从一位美国学者对中国古梅的深入研究文章中获得宝贵启发,自此,他逐渐将寻梅画梅的目光聚焦于云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在过去的十几载岁月里,唐建教授不畏艰辛,寻访、写生,精心创作了昆明、安宁、晋宁、大理等多地的古梅。他先后寻访到唐、宋、元、明、清古梅数十株,其中500岁以上的古梅近十株。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在荒僻的山野中首次发现了一些此前从未被记录过的千年古梅,这让唐建教授欣喜无比,由此他领悟到了寻梅访梅的巨大意义。然而,当他看到植于剑川甸南回龙村东山脚下树龄为600年以上的回龙古梅已被大火烧掉,只残留下树根时,他疼惜不已。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也让他从最初单纯的爱梅寻梅画梅,生发了要身体力行来护梅的想法。
寻梅护梅的历程极为艰辛,每当提及此事,唐建教授便感慨不已。这些古梅大多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周边江水湍急,山路崎岖蜿蜒。每一棵古梅,都是他历经千辛万苦、踏破铁鞋才寻觅到的。尽管在寻梅护梅的途中多次身陷险境,但都无法阻挡他锲而不舍的脚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梅,唐建教授倡导成立了梅友公社,并在永平县举办了“中国梅花精神”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爱梅、护梅志愿者纷纷参与到保护古梅的行列中来。大家所保护和传播的,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仅供文人墨客寄寓个人审美品性的观赏性梅花,而是那些根深叶茂、开花结果、哺育众生且充满山野之气的古梅群落。他们将此提炼并升华为高大伟岸、守正创新、顽强不屈、淡泊明志的新时代中国梅花精神品格。
谈到自己十几年来行程万里,寻梅、画梅、护梅近万棵的艺术苦旅,以及精心创作的写生作品和一首首咏梅题画诗,引起了国家、地方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在多方努力下,一棵棵古梅终于得以保护并焕发出新的生机,此时的唐建教授欣慰地笑了。
“十年寻觅未称痴,频向苍山问雪枝。岁暮风寒归路远,此心梅月两相知。”当目光落在年近花甲、鬓发渐白的唐建教授身上时,我心中顿时升腾起无尽的敬仰之情。他,无疑是我们心中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在岁月的长河中,他用执着与坚守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对古梅的呵护,对生活的感悟。他的每一个脚步,都印刻着对美的不懈追求;他的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他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起一座艺术与精神的丰碑,让我们在敬仰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