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诸城市区东南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383米的山峰,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怪石嶙峋,草木葳蕤,景色十分秀丽。这就是当地有名的故山。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秦朝博士卢敖,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求仙求药不得,随后就在故山及障日山、常山、马耳山、大寨南山、榛子崖、五莲山、九仙山、琅琊等地,广泛搜寻灵芝、榛子等奇珍异宝,以为长生不老之药,献给秦始皇,从此名闻天下,于是后世百姓便把故山改称为卢山。
卢山上,尚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蘑菇石等古迹,山阳处,曾有兴国寺、卢山寺。宋朝大文豪苏轼执密州时,游历于此,写下许多诗词,主要有《超然台记》和《卢山五咏》。其在《超然台记》中曰:“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卢山五咏》之《卢敖洞》自注云:“敖,秦博士。避难此山,遂得道。”
原来卢敖是燕人(今河北省涿州),同齐人徐福一样,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方士,只不过徐福在民间的名气更大。他们家近海边,从小就听说过海上有神仙,见过海市蜃楼等神奇景观,笃信那是神仙世界,尤其在雨后绚丽的彩虹中,那浮动在海上月宫里的瑶池,巍峨的城郭,雄伟的楼台,云蒸霞蔚,美轮美奂。而那如花似玉的仙童玉女,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若隐若现,人动影随,甚至芳芳之气可闻,说笑之声可辨,果真万千气象,绝非人间可比。而大凡神仙,又必然神通广大,拥有无边法力,都会造丸制药炼丹,俗世凡人有缘吃一枚,定会长生不老。再说,那里还有漫山遍野的寿桃仙果,奇花异草,采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实乃仙界独有,人若尝之食之,自会得道成仙,与天地同寿。美景如斯,世所罕见,不能不令人心向往之。
这些天底下美妙的传闻,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他虽是千古一帝,贵为天下之主,也希望把江山传之后世子孙,千秋万代。但要说他不动凡心,不想做长生不老之人,也是不现实的。何况,他自幼有疾,体质较弱。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患有支气管炎,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容易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所以,他对自己能够有个健康体魄的渴望非常强烈。
那些所谓的“三公九卿”,早就揣摸透秦始皇的心思,屡屡上书进言,除了歌功颂德外,就是千方百计为皇帝寻求长生之道。就这样,徐福和卢敖,这两个方士的名字,便渐渐进入为秦始皇的耳朵。秦始皇那颗普天下第一的心脏,开始骚动。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也就是他统一天下的第二年,他坐着轩车第二次出巡,在丞相王绾、卿李斯等人的陪同下,到东方视察诸郡县。他登上泰山,立石刻写铭文,筑坛,举行祭祀天神的大奠。然后马不停蹄,一路从西向东,到达东海的琅琊山。他面向大海,心旷神怡,非常高兴,先后逗留了三个月。他心里最大的秘密,就是想亲眼目睹海市蜃楼的奇观,遥望传说中那些神仙的容颜。他就住在海边,每天看蔚蓝色的大海,潮起潮落,夜里,在枕边倾听波涛声。神秘莫测的大海,对他具有无限的诱惑力。可是,他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司马迁的《史记》上记录着,在那里,秦始皇把各地的百姓三万户,迁居到琅琊山下,免除他们的赋税十二年。还修筑了一座琅琊台,立碑刻石,歌颂秦朝的功德,显示他统一天下的心满意足。但是,可以想象,那亦真亦幻的海景,秦始皇大约是无缘亲见,要不然,兴之所至,他很可能乘船劈波斩浪,御风而去,又哪里会召见方士徐福呢?
由此,洪福齐天的徐福,才有机会一显身手,博取利禄功名,并留下一个东渡日本的千古佳话。那天徐福上书后,见到了秦始皇,他声情并茂,侃侃而谈,将民间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上有仙人的传说,描绘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秦始皇听后,在遗憾之余,以为成仙梦想近在咫尺,就答应徐福要船要人要钱的要求,派他率童男女数千人,乘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入海求仙去了。这一走就是九年,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秦始皇有些怀疑,但仍旧痴迷。他长生不老的渴望,与日俱增。
试问天下,又有谁人可以分忧?谁为使者去海上山上,求取仙药?就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25),卢敖在河北的碣石山上见到了秦始皇。卢敖说出的一番话,不仅消除了秦始皇的疑虑,还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卢敖是河北一带名气最大的方士,他聪明过人,能言善辩,早前听说过徐福,虽也想效仿徐福,扬名立万,可是,他看不惯徐福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卢敖思谋好久,便改变对策,来个放长线,两条腿走路,下海如蛟龙,登山似猛兽,见仙人必拜,逢仙药就采,将那山珍海味,世间珍馐,献贡秦始皇,让始皇帝的愿望得以实现,永生永世。
这时,卢敖跪伏在地,抬起头来,对秦始皇说:“我一介草民,命如蝼蚁,怎么能够面见神仙?神仙又怎会人人得见?我只有奉皇帝您的命令,又有一片感天动地的诚心,为皇帝您豁出性命,才能够有缘见到神人,求到仙药。”
这话说到秦始皇心里去了。秦始皇的眼前一亮,轻微咳嗽着,脸上露出笑意,微微点头,内心喜悦非常。不等卢敖说完,便挥了挥手,发话了:“卢敖啊,你等只管用心尽力,不必考虑其他。只要你找到羡门、高誓两位仙人,我会重重赏赐,还让你做博士。”
一夜之间,卢敖似乎什么都有了。他禁不住踌躇满志,在人生的舞台上,终于等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缘。实在说,他确实想为秦始皇办成这件大事,放眼四海,唯有始皇帝,才配拥有神仙般的待遇,过上神仙似的日子。同时,也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实现平生抱负和鸿图大志,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种前景,卢敖想想都醉了,他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他想,只要努力,锲而不舍,便没有办不成的事。他觉得,冥冥之中,始皇帝只能依靠他了。他信天命,认为只有自己虔诚,敬奉天地神明,是上天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给他以过人的胆识和体魄,所以,他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哪怕千难万险,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找到仙人仙药。
其实,卢敖在自己编织的樊篱中不能自拔了。他神魂颠倒,走火入魔,钻进了牛角尖,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知求仙人。当时,面对科学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玄妙问题,他不明白,更没有疑问。这世上,到底谁见过神仙?得过长生不老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他偏要撞一次南墙,碰个头破血流。
说来也奇,当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正在海上巡视的一艘簇新的大船上,卢敖全副武装,站在船头,领着人穿过雨幕,驶向大海的深处。两个多月了,除了靠岸换取给养,他一直就在海上,一刻不停地漂荡,眼睛四处巡睃,希望在这茫茫大海上发现仙人的蛛丝马迹。他登过无数座山丘和岛屿,沙滩和礁石上,有钻天的绿树,有成群的水鸟,也有人的脚印,就是见不到梦中仙,寻不见神仙药。他仰天长叹,怪不得徐福下落不明,音信全无,难道他也要重蹈覆辙,空手而归?他实在是不甘心,不相信自己的命运会如此凄惨。现在,那影像,终于来了,来得好。大雨过后,在不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弯弯的彩虹,而在这彩虹的那边,曾经有幸见过的场景,神话般再次浮现变幻。看来老天就要成全他了,他距海市蜃楼,第一次这么近,看得这么清楚。百年一遇,机不可失,而且,难得的是,他就在船上。他很可能比徐福幸运多了。转瞬之间,他明白这不是幻觉,便大喊一声,命令掌舵的人掉转船头,扯满风帆,瞄准目标,快速地冲向波涛汹涌的远方。近了,更近了,海水却渐渐地平静下来,空气里,氤氲着一股仙花香草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卢敖不由得手舞足蹈。可是,当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天上的月亮和繁星,将清辉倾洒在海平面上时,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卢敖忽然看到,在庞大的船体前面,已是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一朵朵细碎的浪花,一片片跃出海面的雪白的鱼腹。
这个虚幻景象的破灭,差不多粉碎了卢敖的全部希望。时间慢慢流逝,转眼到了冬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无所得,两手空空,怎么向秦始皇交待?如实说,等于撒谎,有人证明,也无人相信。卢敖进退维谷,一夜愁白头。
事实上,卢敖清楚,这时候,徐福依然下落不明,而在秦始皇身边,一大批侯公、石生、韩终等方士,早已环伺在皇帝周围,他们口吐莲花,甜言蜜语,挖空心思,用精心酿制的迷魂汤和酸辣汤,来诱惑秦始皇,把金银财宝骗走。卢敖耻与他们为伍,他必须独辟蹊径,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青史留名,让天下人知晓。结果,卢敖在朝拜秦始皇时,借着向始皇帝汇报鬼神之事,来了个石破天惊,趁机献上一本海外来的有关譏语的书籍,其中有句话说:“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对神仙的话,深信不疑。此事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卢敖献书有功,功莫大焉。自此,秦始皇更加厚爱卢敖。
不久,秦始皇即发动了对北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并开始修筑万里长城。应该说,卢敖为秦始皇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秦始皇念念不忘的,仍是长生之事。
卢敖明白,对秦始皇来说,万寿无疆才是第一位的。天地之大,沧海桑田,他眼里只有自己。残酷的战争与沉重的徭役,那本来就是世间凡人承受的。那时,卢敖仰起头来,看了眼秦始皇深陷龙椅的蜷缩瘦弱的身体,从秦始皇令人战栗的鹰隼般的目光里,洞悉到秦始皇那颗冷酷无情的心,他有些瑟瑟发抖,浑身冒汗。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暗掐自己的大腿,尚有痛感。他不能给秦始皇得出居功自傲的印象,他还需一些惊世骇俗的动作,使秦始皇知道,他的长生不老梦,只能维系在卢敖一个人身上。其他人,皆不足信。卢敖上前走出一步,又退回半步,不敢惊动秦始皇,压低声音说:“微臣早就派出二百多人,到神仙住的临海和附近山上,打探仙踪,发现在琅琊台西北角一百多里,一个叫大寨的南山上,有个神仙洞,在山顶上,可以望到南海,据说那里曾经住过神仙。有神仙,就有仙药。微臣将不日前往,膜拜参见神仙。”
秦始皇一听,立起身子,双眼放光,拍着手,笑盈盈地说:“卢敖啊,这事好得很。朕笃信命数,既然那里有不死之药,卿即可前往,务必排除万难,面见神仙,求得真药,以慰朕平生之志。”
卢敖马不停蹄,带着几个随从,风餐露宿,大约在两三个月之后,路过郁郁葱葱的榛子崖,来到了大寨的南山。
在秦始皇面前,卢敖没有吹牛、忽悠,他信心十足。他下了决心,想再赌一把。要知道,他可不是个不学无术之徒,他精通天文、地理、航海、预测、辟谷、气功、医药、农学、历数等知识,他觉得,在这丛山峻岭之间,既然神仙隐居于此,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地理风水,埋藏着无穷无尽的宝物,而无论神仙的仙药多么神秘,多么灵验,多么延年益寿,也不会是凭空造出来的。在这些峭拔的峰巅巉岩,人参、灵芝算不上稀罕,听说有一种可食用的榛子,若碾成粉面,又香又甜,味道极好。说不定,那些神仙的所谓仙药,很可能就地取材,药方里,就采用了这些东西,并加工提炼而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卢敖爬到南山顶上,远远地向南方眺望,果然看见了一条玉带似的大海。他兴奋之极,连呼带喊,又忽然听见山沟里传来一阵潺潺的流水声。他再低头寻觅,眼前丛丛野草,点点野花,有一石洞,洞口如斗,两侧各有一块金蟾状卧着的石头,有两扇高1.1米宽0.35米的石门。卢敖率先进入洞中,感到舒适惬意的一种凉爽。洞顶渗出的水珠,不时滴落在他身上脸上。洞内东侧,还有一块方形巨石,紧挨洞壁,像是人的休息之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仙洞吗?只是缺少炼丹炉而已。可是,遇不见神仙又何妨?卢敖同样会夜观天象,化五运六气,上山采药炼丹,修练飞升之道。有上次的前车之鉴,求神仙,何如求自己?从此,卢敖打定主意,安身立命,就在洞中安营扎寨,潜心炼丹制药。
卢敖是个聪明人。他用了大概一个月时间,走村串户,跋山涉水,搜集到许多可以入药的奇珍药材。他发现神仙洞里的泉水,甘甜清冽,滋润肺腑,如玉液琼浆,且能养人育人,可谓神水。他大喜过望,灵光一闪,药方有了。当然,他的药方,即便再高名的方士,包治百病的神医,恐怕也只有兴叹的份。连他自己都认为,离开神明的点拨,上天的眷顾,就是一百个卢敖在世,也难出此奇方之万一。其实,这个人间罕有的方子,谁都不会想到,是卢敖梦中所得。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药方,从头至尾,没浪费一片竹简,没留下一个文字,至于药的种类和剂量,全在他的胸中装着,任何人都无法窥测,无从知晓。这是一个注定没法留传的方子,他若死了,一切也就消失了。显然,为了始皇帝,卢敖死而后己。
后人推测和猜度的药方,却也独具一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比如,人参、灵芝俱是好补品,然而用在皇帝身上,就显得过多过滥,卢敖自然不会用。他自从品尝过大寨南山和榛子崖的榛果后,便计上心来,想把它碾成榛子粉,再添加诸如野酸枣、枸奶子、杏子核、桃核等果皮果壳,用洞中的神水,和成一团,蒸煮晒干,打成乌黑光滑的丸药。取来视之,其形可爱可亲。凑近鼻尖,其味可平可淡。进入肚腹,其感无滋无味,实在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化境。
就在这人迹罕至的神仙洞里,卢敖披肝沥胆,历经一年有余,终于大功告成。他觉得到了拜见秦始皇的时候了。他认为此药比起仙药,不会差多少,对秦始皇日渐虚弱的身体,一定无害有益。再说,他的牌子是,即使神药,也不是一日之功。从人到仙,岂止十万八千里?论吃仙药,至少也得十年八年吧?
卢敖已经比所有的人都痴迷。他相信,吃了他的药,假以时日,始皇帝或许会更加健康,更加年轻了吧?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卢敖在咸阳,把主要用琅琊台榛子粉打造的仙药,奉献给始皇帝。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卢敖为躲避追捕,隐于现在的卢山。是时,当地瘟疫肆虐,缺医少药,民众苦不堪言。卢敖不辞辛苦,上山采摘榛子等药材炼丹,普救众生。百姓为感谢卢敖救命之恩,将他住过的山洞,命名为卢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