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25311人做的“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值得注意的是,62.9%的受访者主张对官员应严格禁止延迟退休。(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有关“延迟退休”的民意调查,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之前,人民网发起的一项有45万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有93.3%的人对此政策表示反对。这次调查又有94.5%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如果延迟退休进入官方实质性研究设计阶段,再进行民意调查的话,恐怕反对者更多。
尽管每人反对延迟退休的理由或许不一样,但多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成多的受访者反对,说明延迟退休会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设想明显缺乏民意基础。尤其是,6成多受访者认为应严禁官员延迟退休,说明公众对延迟退休的问题看得很清楚,即延迟退休不利于普通老百姓,而利于官员。
一边倒地反对延迟退休的民调结果,是民意与官方意见、某些学术意见的一次公开博弈。众所周知,首先是官方机构在极力推动延迟退休。例如,人社部官员多次称“推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趋势”。其次是某些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在积极推动延迟退休。例如,清华大学的方案最近就提出“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
关键问题是,民意在与“官意”、“学意”的公开博弈中能取得明显效果吗?或者说,9成多受访者一边倒地反对会有实际效果吗?如果反对没有效果,显然,就会按照“官意”、“学意”的意思推行延迟退休了。如果反对有效,延迟退休应该是淡出公众视线,不再重提和热议。
然而,从延迟退休的话题持续升温来看,从研究机构积极为延迟退休设计方案来观察,延迟退休的支持者无疑在持续推动。现在,人们想知道,相关研究机构积极为延迟退休设计方案,是官方委托、授意的,还是一种自发行为?如果有关部门是延迟退休的“铁杆粉丝”,授意研究机构设计方案,民意反对是否有效就让人很忧虑。
2011年,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人社部正慎重、积极地研究退休年龄推迟问题。2012年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负责人再次表示,延长劳动时间、延迟退休年龄肯定是趋势。从这些官方表态来看,延迟退休似乎已是大势所趋,那么,民意反对就会微乎其微。
该如何来解决民意与“官意”之间的分歧呢?笔者以为,在双方意见完全相左的情况下,只能让一个独立机构来“仲裁”了。这就好比在法庭上,有关各方争执不下,最后只能由法官来裁决。那么,在关于“延迟退休”这场公开博弈中,谁是最合适的“裁判”或者说“法官”呢?
显然,全国人大是裁决延迟退休在中国是否可行的唯一“裁判”。而且,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来决定国家任何事务。因此,理应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内外有关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并通过立法来确定延迟退休可行或不可行。而人社部门理应扮演相关法律的落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