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军
2022年10月26日下午,我突然接到原《诸城日报》社一位老同事的电话,说老崔中午走了。我感到太突然,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老崔遽归道山,我早有意料。前年5月,老崔肺上查出问题,到济南肿瘤医院放疗了几次,效果很好。有病期间,我去看过老崔几次,老崔说得很轻松,对生活充满希望。我却听得很沉重,预感凶多吉少,但又觉得老崔身体底子好,现在医学发达,即使不能治愈,维持生命应该没问题。岂料还不到两年半,我与老崔便阴阳两隔。
老崔,名金河,是我在《诸城市报》到《诸城日报》期间的同事。
得知噩耗之后,我们几个老同事立即相约,第二天到殡仪馆去送老崔最后一程。晚上有同事告知,因疫情原因,不去殡仪馆举行仪式了,直接到老崔家里去。
第二天上午9时许,我们准时来到老崔家。来送他的人不少,有老崔的老同事、老同学、亲戚朋友。个个心情沉重,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老崔走得太早啦,才年仅66岁。在面向老崔的遗像三鞠躬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我与老崔相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一位老同学介绍认识的。那时,老崔已小有名气。老崔写的文章不断在报刊发表,有一段时间从工厂借调宣传部,专门写新闻报道。期间,我在实验中学教书,有时也写点豆腐块,陆续见诸报端。我们在一起时,时常也讨论一下写新闻稿的技巧。
1996年,《诸城市报》创刊,我和老崔虽然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因共同的爱好都考进报社。从1996年到2003年底,从《诸城市报》到《潍坊日报·诸城版》,再到《诸城日报》,因遇见了一帮好兄弟,遇见了一帮好姊妹,我感到这期间是我一生中工作最顺心、最快乐的日子。这段时光,让我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老崔,可以说是报社的台柱子,擅长写深度报道,不管是经济方面的,工农业方面的,还是关注民生方面的,写得都非常棒,被人誉为报社的一支笔。在社会上提起他,人们都赞不绝口。
老崔,爽朗、健谈、擅长社交。他不在广告部,却在采写新闻报道的同时,顺手拉了不少广告,为报社的创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老崔,像一位大哥哥,在写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给与讲解;在生活上遇到什么难题,他都毫不犹豫地帮助解决;不管谁遇到不平的事,他都敢于仗义执言,抱打不平。
因全国报刊整顿,《诸城日报》2003年12月31日停刊,结束了我们的编辑记者生涯。2004年3月中旬,市委组织部对我们这些事业编人员重新分配,我们又各奔东西。老崔去了民政局,我去了交通局。老崔去民政局的这几年,一直笔耕不辍,他利用几年的工夫,整理出版了《村名探源》《龙城老行当》两部专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志资料。
我与老崔同岁。老崔比我小5个月,可他一直如兄长,关照我,帮助我。记得2017年春天,儿子拍毕业作业《蓝色音像店》短片时,急缺1万元钱,在都不愿往外借钱的时代,我告诉他后,他二话没说就转给了我,救了孩子的急。
这些天,我翻看着当年和老崔在一起的照片,不禁悲从中来,我和老崔相识相交相知30多年,发现老崔除了工作,爱好广泛,打牌、唱歌、打乒乓球、打篮球,样样在行;还善饮酒、抽烟、喝茶。老崔的业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
记得2022年7月的一天,老崔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他掉了一颗门牙的照片。我很吃惊,便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啃骨头啃的。老崔说不是,是啃玉米啃的。很快,老崔就把这张照片删除了。过了几天,我给老崔打了一个电话,老崔说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没有几天活头了。我说,你不要悲观,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你会好起来的。老崔说,但愿吧。之后,就再没有和老崔通电话。直到2022年10月26日上午,我突然想起很久没和老崔通电话了,就把电话打过去,想了解一下老崔的近况。电话通了,却没人接。想不到下午,就得到了老崔驾鹤西去的噩耗。
老崔啊,想不到我打给你的最后一个电话,你竟然不接,却悄悄地走了,让我此生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虽然我们阴阳两隔,你的音容笑貌却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老崔啊,你在天堂过得好吗?家军怀念你!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
2022年10月26日下午,我突然接到原《诸城日报》社一位老同事的电话,说老崔中午走了。我感到太突然,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老崔遽归道山,我早有意料。前年5月,老崔肺上查出问题,到济南肿瘤医院放疗了几次,效果很好。有病期间,我去看过老崔几次,老崔说得很轻松,对生活充满希望。我却听得很沉重,预感凶多吉少,但又觉得老崔身体底子好,现在医学发达,即使不能治愈,维持生命应该没问题。岂料还不到两年半,我与老崔便阴阳两隔。
老崔,名金河,是我在《诸城市报》到《诸城日报》期间的同事。
得知噩耗之后,我们几个老同事立即相约,第二天到殡仪馆去送老崔最后一程。晚上有同事告知,因疫情原因,不去殡仪馆举行仪式了,直接到老崔家里去。
第二天上午9时许,我们准时来到老崔家。来送他的人不少,有老崔的老同事、老同学、亲戚朋友。个个心情沉重,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老崔走得太早啦,才年仅66岁。在面向老崔的遗像三鞠躬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我与老崔相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一位老同学介绍认识的。那时,老崔已小有名气。老崔写的文章不断在报刊发表,有一段时间从工厂借调宣传部,专门写新闻报道。期间,我在实验中学教书,有时也写点豆腐块,陆续见诸报端。我们在一起时,时常也讨论一下写新闻稿的技巧。
1996年,《诸城市报》创刊,我和老崔虽然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因共同的爱好都考进报社。从1996年到2003年底,从《诸城市报》到《潍坊日报·诸城版》,再到《诸城日报》,因遇见了一帮好兄弟,遇见了一帮好姊妹,我感到这期间是我一生中工作最顺心、最快乐的日子。这段时光,让我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老崔,可以说是报社的台柱子,擅长写深度报道,不管是经济方面的,工农业方面的,还是关注民生方面的,写得都非常棒,被人誉为报社的一支笔。在社会上提起他,人们都赞不绝口。
老崔,爽朗、健谈、擅长社交。他不在广告部,却在采写新闻报道的同时,顺手拉了不少广告,为报社的创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老崔,像一位大哥哥,在写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给与讲解;在生活上遇到什么难题,他都毫不犹豫地帮助解决;不管谁遇到不平的事,他都敢于仗义执言,抱打不平。
因全国报刊整顿,《诸城日报》2003年12月31日停刊,结束了我们的编辑记者生涯。2004年3月中旬,市委组织部对我们这些事业编人员重新分配,我们又各奔东西。老崔去了民政局,我去了交通局。老崔去民政局的这几年,一直笔耕不辍,他利用几年的工夫,整理出版了《村名探源》《龙城老行当》两部专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志资料。
我与老崔同岁。老崔比我小5个月,可他一直如兄长,关照我,帮助我。记得2017年春天,儿子拍毕业作业《蓝色音像店》短片时,急缺1万元钱,在都不愿往外借钱的时代,我告诉他后,他二话没说就转给了我,救了孩子的急。
这些天,我翻看着当年和老崔在一起的照片,不禁悲从中来,我和老崔相识相交相知30多年,发现老崔除了工作,爱好广泛,打牌、唱歌、打乒乓球、打篮球,样样在行;还善饮酒、抽烟、喝茶。老崔的业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
记得2022年7月的一天,老崔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他掉了一颗门牙的照片。我很吃惊,便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啃骨头啃的。老崔说不是,是啃玉米啃的。很快,老崔就把这张照片删除了。过了几天,我给老崔打了一个电话,老崔说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没有几天活头了。我说,你不要悲观,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你会好起来的。老崔说,但愿吧。之后,就再没有和老崔通电话。直到2022年10月26日上午,我突然想起很久没和老崔通电话了,就把电话打过去,想了解一下老崔的近况。电话通了,却没人接。想不到下午,就得到了老崔驾鹤西去的噩耗。
老崔啊,想不到我打给你的最后一个电话,你竟然不接,却悄悄地走了,让我此生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虽然我们阴阳两隔,你的音容笑貌却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老崔啊,你在天堂过得好吗?家军怀念你!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协会员)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