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摘月山之行

摘月山之行

2024-05-16 09:25:34 来源:诸城新闻网
张玉栋
  清明假期,去摘月山走了一趟。之所以说是走而不是游或玩等其它的词汇,是因为去来匆匆。可即便如此,这趟行程所见所闻所思一直在脑际盘桓、在眼前萦绕,很有必要把它记下来,一抒胸中所意。
  我的家乡在诸城的最西边,与沂水县接界,西行七八里,便是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沂蒙山。家里有亲戚就在这些山脚下居住,小时候去出门走过这些山沟坡岭,印象颇深。而登临摘月山,便是从小的念想,几乎每年都喊着去,可一直未成行。如今年过半百,空闲时间宽裕了,却不再嘟囔着去了。今年清明节前两天回家添土,二哥又说起此事,说放假回来吧,去爬摘月山,圆你小时候的梦想。心底的这根弦又被拨动了。正好儿子放假回来,一商量便促成了此行。
  因了假期,儿子直睡到自然醒。匆忙吃罢早饭走高速急赶回家,老屋都没去看一眼,直奔目的地。来到山下,已是上午11点,同行的二嫂和侄女建议将车停放在山下的村里,从小路登山。于是,穿过几个胡同、绕过几处院落,我们来到村西边一条村民到山上耕作走出来的小道。仰首望,看不到这条路的模样,山顶的庙宇依稀可见。初始路还宽敞,能容纳三轮、四轮车前行一会,没有了农地,也就没有了路。我们踩着杂草,拨弄着枯枝,穿行在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山路上。远望山谷中、山间梯田上,那一树一树的樱桃花开,如雪压枝,好似来赴一场春天的约会。现在农民懂技术会种植,把这些樱桃树修剪得一人高,用绳将枝条拉下地面,有的甚至弯摆成形,很是实用又显情调。坐在一块青石上,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俯望着山下的村落,眺望着远处的山岭,抚弄着光滑的山石,听闻着妻子跟二嫂谈论知名不知名的花草,享受春光之美。正是乍暖还寒时节,满山的花花草草大都还未新发,零星的绿意时而跃于眼帘,这何尝不是一种风景呢。
  攀行至山南入口处,我们拾级而上。这段路从山底到山顶皆是水泥路,入口往上是一步一阶。山势时陡时缓,气力有些跟不上,遂放慢脚步。这时三三两两的游人,不时从身边经过,一声声祝福、一句句赞美从耳畔飘过。行至一平坦地,举目四望,周围山峰连绵,山野旷远,勤劳的农人已在劳作,一派春和景明。蜿蜒的山路镶嵌在山腰间,将一座座山、一个个村落连缀起来。我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齐鲁天路的一部分,但是它带给山乡人的便利可想而知。登至山顶,我已气喘吁吁,顾不得去观庙拜佛,一屁股坐在岩石上歇息起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摘月山便是如此。传说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曾在此山采药炼丹,故名摘药山,又因形容其高名摘月山。山位于潍坊安丘市西南,海拔495.1米。姥姥家离此不足10千米,小时候经常听娘念叨关于山的传说。山上至今保留着老子庙、老君洞、齐长城等古迹,附近地有老子(村)、李家巷、李家鼎等称谓。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方圆几十里的人们聚集来赶老子庙会,在老子庙前烧香许愿,敬奉老子爷,祈祷风调雨顺,保佑平安健康。
  对于山川,我始终存有敬畏、尊崇之心。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砾,都是上天的馈赠,是圣洁而庄严的。行走期间,往往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瑰丽,折服先哲古人的精湛技艺、睿达智慧。登临山川,犹如面对祖先,一种虔诚、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或许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宽厚仁心、坚韧善良吧。一念至此,不虚此行。
  (作者单位:舜王街办)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