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达了对社交媒体熟人推荐功能的反感与抵触,并反问:“你推送的人我认识,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数字化时代人际关系有新需求,也会产生新问题,这背后恰恰暴露了社交媒体在追求用户忠诚度时对用户隐私和使用感受的忽视。
作为现代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社交媒体的熟人推荐机制初衷是通过算法优化用户体验,扩展社交圈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显得“别有用心”。算法试图为用户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但与个人隐私需求背道而驰。不同于工作、生活,个人在社交平台营造的角色是处于另一场景下的人设。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将其视为自留地,独属于个人的表达空间,享受无压力的社交,并不希望他人知晓。当这些被推荐的人以算法的名义突然出现在用户的社交界面上时,用户往往会感到被冒犯,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反复窥探和侵扰。
熟人推荐机制过度简化了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交往、了解和磨合,而社交媒体却试图以简单的算法推荐来替代这一过程。这种数字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忽略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表面化和肤浅化。在算法的推动下,人们可能会轻易地添加一些认识但并不真正了解的“熟人”,被迫带上社会角色的标签,在丧失边界感的社交世界谨小慎微。
从更深层次来看,熟人推荐机制反映了社交媒体平台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对用户隐私和使用感受的漠视。社交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试图提供更精准的推荐服务,延长使用时间,增加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收集信息越多,精准画像的能力就越强,用户沉浸的时间便会大幅提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隐私权和自主权无形中被剥夺,被迫接受并不需要的推荐信息,个人在互联网“选择匿名隐身”的权利无形中消失殆尽。更为糟糕的是,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形同虚设。尽管明确选择了关闭推荐,但这些App依然“我行我素”,有的步骤过于繁琐,有的还继续向用户推荐好友感兴趣的内容、其他关注信息等。
拒绝“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情绪集体爆发不是偶然,打着“为您方便”的旗号,把用户真实感受置之不理,大量抓取个人信息,将商业利益最大化。现实中自动续费、大量广告信息推送、过度个性化推荐等,皆是这一逻辑之下的产物,不少人深受其扰。这些案例无比清晰地警示着,数字化时代,产品功能设计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算法向善,若不尊重用户选择,必然会招致嘘声与反噬。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