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郭珂岑
前段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公布主题——“龙行龘龘(dá dá),欣欣家国”,龘立刻脱颖而出,火遍大街小巷。因为龘并未收录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鲜为人知的生僻字一下激发了大众的好奇心。宋本《玉篇》中记载“龘,龙行龘龘也。”三龙交舞,让人联想到众龙腾飞的好彩头,非常符合甲辰龙年特定的喜庆气氛。
拜年形式创新、新春祝愿形式多样化,乘着节日东风,生僻字热度还在继续攀升。前程朤朤(lǎng lǎng)、事业燚燚(yì yì)……春节期间,这几个别致的新春祝福语刷屏朋友圈,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生僻字承载的文化含义。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巧妙结合,躺在故纸堆的生僻字重出江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新生。生僻字出圈后,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呢?
生僻字流行的宿命:
网络流行语?
当下,生僻字最出圈的路径即成为网络流行语。简单梳理一下,龘并非第一个“复活”的生僻字。
早已在甲骨文中出现的囧字堪称初代生僻字网红。北宋语言学著作《广韵》中说:“囧,光也。”囧,原义为光明,因为独特的形态,它被赋予了尴尬、悲伤、无奈等情绪,广泛传播,后又演化为囧文化,深受年轻人喜爱。此外还有槑(méi)字,本为梅的异体字,因由两个呆组成,在网络语言中形容别人“很傻很天真”,一度跃升2008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很槑”“槑人”“不槑”等说法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再有,靐(bìng)本来是雷声的意思。《广韵》:“靐,靐靐,雷声也。”网络流行语雷人出现后,靐也被网友发掘出来,以表达“晕倒、无语”的心情。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是表意文字,记录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反映出悠久的文化传承。从出现以来,它经历了由繁到简等适者生存式发展过程,所以生僻字的产生及趋势是汉字的自然选择。现代社会中,人们习惯了用常用、简洁的汉字表达信息,导致接触生僻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古人写字也会寻求简化。比如,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这个字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保留了下来,直观地反映出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精神活力。”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唐子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历史的陈迹重返当代生活,构成网络时代的新景象。生僻字作为表达情感和交流的工具,通过表情包、流行语等形式惊艳地进入流行视野,离不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新闻媒体的大力传播以及网络文化的助推。另一方面,生僻字翻新使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民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网络的自由空间注定了语言表达的开阔,表达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浓厚的特殊意味为大众所追求。生僻字本身承载的历史源流与丰富内涵,直观、生动、高度凝练,带来了新的文化体验,使用起来趣味十足,契合大众的表达需求。
新的数字鸿沟,
冷热不均的困境值得关注
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这些故事连接着宝贵的民族文化记忆。造字时代的魅力,经由生僻字热进一步彰显,点燃了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然而,这并不足以一窥全貌,一边热,另一边却冷,现实中一些生僻字面临的挑战依旧存在——由“数字化盲区”带来传承困境。
前不久,“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的消息登上热搜。云南丽江,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该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当前电脑系统无法输入和显示这个生僻字,给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大家只能被迫改姓鸭。根据媒体后续报道,全国有6000万人的姓名中包含生僻字,他们在购买机票、高铁票,办理银行业务时遇到不少麻烦,影响进度。甚至不乏“名字带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市民姓氏太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糗事见诸网络。
纸质时代不会产生的问题,却在现代社会遭遇重重困难,深刻反映出生僻字走进数字世界的难点。据相关专家介绍,“信息系统要认识汉字就需要一字一形一码来建立对照表,一个汉字有形没有码,或者编码不被某个系统所支持,就成了信息时代的生僻字。”尽管很多字已经收录进标准,但各行各业这些产品系统对标准的支持并不充分,存在不同部分、不同地区数据库不互通的现象。大多数应用及软件产品支持的汉字量在2万字到3万字,一些个性化的字库产品甚至只有几千字,部分生僻字没有被输入法纳入,导致了不兼容的问题,产生新的数字鸿沟。
语言是用出来的。如果因为难识别、难读、难写而弃用,生僻字只能被迫遗忘在字典中,生生切断了传承,宝贵的汉字文化遗产将会流失。解决数字传承痛点,守护生僻字的生命力,不仅是技术改革的迫在眉睫,更是赓续历史文脉的应有之义。好在针对生僻字面临的窘境,社会各方面都在作出有效探索。比如去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字,其中包括这几年群众反映较多的典型人名、地名。此外,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僻字的收集整理工作,尽快实现各系统共享、互通,方便人们了解、使用、诠释生僻字。
热起来 传下去
生僻字热作为近几年的文化现象,呈现形式多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火爆,领略汉字之美带动了传统文化热。节目中,生僻字成了考题,有的甚至连评委都惊呼“不认识”“没见过”,效果博人眼球。
热起来、传下去。生僻字在网络空间实现新生,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开辟了一条古为今用、盘活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像龘这样在历史中几乎没有实际用过的词汇,被现代人从卷帙浩繁的典籍中打捞出来,作为新年的诠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从登上春晚舞台,到走向世界视野。这一过程,正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生僻字走出故纸堆,最终走向并非替代常用字,更不止步于成为网络流行语。这就要求我们理性看待这种文化现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太赞成过度炒作生僻字,常用字的学习和使用更为重要”。从龘字本身出发,它无法进入通用字的层面,不符合进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条件,只能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存在。千人千面,字也一样。符合时代价值与大众审美需求的生僻字,值得挖掘。但也有生僻字被粗俗解读,如“兲”本为天的异形字,而在网络用语中故意将其从上往下念,作王八解,严重偏离了本义。
生僻字实际应用或许有限,但更大的意义在于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生僻字,许多人不仅局限于读其音,认其形,他们在探索欲的驱使下,溯其源,解其根,知道了《说文解字》《玉篇》等历史典籍,带动传统文化学习热。当生僻字拂去灰尘,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在时代的洪流中扎根,便早已超越了一个字本身的含义。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