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月小阳春,果然是。约聚在风和日丽的初冬暖阳里,出诸城,奔五莲。凭吊先贤仰止坊,饱览胜景九仙山。
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位于九仙山东南隅的丁家楼子村。下车观望,好一处风水宝地!北西两面高耸的山体屏风一样遮挡住冬季里凛冽肆虐的西北风,又朝阳,必然冬暖;东南向开阔通透,面朝大海,夏季凉爽的风儿阵阵吹拂,乃是避暑胜地!东北方向毗临的就是著名的五莲山,尽在视野框架内。以奇石著称的这两座联袂仙山,简直就是放大了的假山盆景!这是我的第一印象。作为推介,我觉得惟有这么一说,没有亲临过的你才可以想象它有多么耐人寻味,极具观赏性了。如果亲临过,你是否有此同感共鸣呢?
此番凭吊的先贤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丁惟宁。其长子丁耀斗———明朝万历乙巳科进士;五子丁耀亢,号野鹤,《续金瓶梅》作者,皆当朝名士。因其清廉贤达,课读教化,著书立说,深受乡民爱戴,传诵至今。位于该村东首的丁公石祠,三开间,除了古朴的木板门、七棂子竖条木窗户之外,全部是石材建成,总共一百零八块之多。尤其是石板覆盖封顶,并不渗漏雨水,堪称奇迹!正中是汉白玉丁公坐像,官服冠带,外罩大红绸缎披风。背后中堂,楹联“一部金瓶梅,千古丁公祠。”悬衬左右。同行皆揖拜示敬,虔诚景仰。四周石壁上镶嵌着历代碑刻。祠前是精致小院,青砖铺就甬路;植翠柏,玉兰,果树,兰草覆盖地面,银杏树上还有喜鹊安家守护。迎门矗立的石牌坊外面向下五级石阶,再下面是栅栏门口。牌坊外面上书“仰止坊”三个斗方大字;里面则是“山高水长”。丁公石祠挂有“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金属招牌,门前立着“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碑刻。显然货真价实。
横穿过丁公后人居多的一百零八户居民的村庄,就来到九仙山的脚下。半山腰鲜红色的“第一山”三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是苏轼所题。还有路边巨石上雕凿着的两个并排的长方形石槽,晒太阳的老者说,是当年苏轼到此饮过马的水池遗迹。
山有围栏封控,可能是为了消防安全。留有便门可以进出,我们得以进入体验登山之乐趣。远观白茫茫的岩石裸露,给人以光秃秃的感觉。近前看到却不尽然,那是岩石巨大挤占了空间,成为主色调之故。不论山谷深涧,还是峭壁慢坡,都是山松、橡树、荆条等高高矮矮的乔木、灌木丛。连巨石的裂缝里无有半点儿泥土存在却有干瘪的植物顽强地生长,探出枝丫宣示它的存在。满山石块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石叠石、石靠石,挤挤挨挨;绝壁处刀削斧劈状,齐整陡立;有的崖端伸头探脑,圆鼓鼓的如巨蟒;那里又像苍鹰的尖喙弯弯,透着狰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引人无限遐想。山势陡峭,曲折攀爬,步履艰难。
返程路上,大家依然回味无穷。慨叹每次出行,都如翻书:地理的,人文的,传统的,现代的,经济的,社会的……包罗万象,常读常新,开卷有益,愉悦身心。
(作者系市作协会员)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