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阶
有些人一辈子没见过,却总觉得他就在身边,比如杨乐。2023年10月22日14时34分,著名数学家杨乐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会死呢?在我心里,他一直年轻着,在数学王国里奔跑着、钻研着,乐此不疲。
我14岁就知道杨乐先生的名字,是在我平生买的第一本书《科学家的脚步》上看到的。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杨乐,还有张广厚、华罗庚、熊庆来、陈景润等数学家,我当时正上初中,也迷恋上了数学。当然,从书中,我也知道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妇科专家林巧稚、生物学家童第周等。在那个崇尚科学的年代,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和事迹让我热血沸腾。我还记得,在书里,杨乐才39岁,是最年轻的数学家。我也想追随杨乐的脚步。
《科学家的脚步》中讲到,杨乐从小就喜欢数学,当他还是中学生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数学书刊。一天,杨乐正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他看着面前一摞数学书,书上的定理全是以外国数学名家的名字命名的,没有一位中国人。杨乐心想: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如外国人吗?从此以后,杨乐更加勤奋学习。中学时期,他就获得了“速算冠军”的称号,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又因为成绩突出,被分配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在那里,他更是废寝忘食,刻苦攻关,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杨—张定理”。他终于把“杨乐”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写入了外国人编的数学书里。
当时我还傻乎乎的,要以杨乐为榜样,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外国人编的教材里。杨乐高一时,发了新课本,他用画报纸包上书皮,悄悄地在书皮上写下了“中科”两个字,憧憬以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数学研究。我也学杨乐,在书皮上写了“中科”二字,在封底写上了“本大”两字的拼音首字母。我还买了闵嗣鹤的《格点和面积》、华罗庚的《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以及《数学万花筒》《数学小丛书》等小册子,书都很薄,价格也很便宜。我一点点地读,不是读,是啃,但啃得津津有味。那时,我真的迷恋数学,迷恋杨乐。从初一到初三,我一直是数学课代表。
可是,后来上了高中,我同桌的父亲在邮政局工作,他经常拿《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杂志给我看,我一下子又迷恋上了小说,把当数学家的梦给忘了。再后来又稀里糊涂选了文科,人生的道路拐了个弯儿,我干了记者,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但我一直没忘记杨乐,因为他的名字刻在我脑海里。《大众日报》有个“周末人物”专栏,我有个很强烈的想法,就是想采访杨乐。经过多方联系,没有成功。2013年上半年,我到北京大学进修,还到杨乐所在的数学系听过一次课,其实听不懂,我就是想感受一下上课的气氛。在未名湖畔,我也想到过他。
《科学家的脚步》这本书,封面是蓝色的,很薄,我一直保留了三十多年(后来因搬家丢失)。这是一本报告文学合集。我干记者写的人物通讯,特别是写科学家的通讯,一开始就是模仿这本书的写法。科学家不好写,他们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就是埋头研究,很单调,写起来很干巴,但是《科学家的脚步》的作者们却写得妙趣横生。我一篇一篇地拆开研究,渐渐明白了,慢慢学会了肖像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情景再现、气氛营造等,这些技巧,都受益于那本书。我还从那本书里学到了提炼的功夫。我记得书里写杨乐,用了走钢丝的比方,杨乐看杂技演员走钢丝,他想,这个本领,是长年勤学苦练的结果。要想靠小聪明侥幸获得成功,那只能从钢丝上摔下来。进一步在语言上提炼,就是“功不唐捐”——功夫没有白费的。作者用简洁的文笔讲出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理。
我敬仰那些为了一件事而忠于一件事的人,我敬仰那些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人,我敬仰那些为理想而不竭奋斗的人。视自己的职业为神圣,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神圣,放不下、离不开、割不断,那是真爱,挚爱,酷爱。杨乐就是那样的人,我从内心里敬仰他。
我喜欢那些启人心智的好书,喜欢那些浸透了作者智慧和汗水的书,《科学家的脚步》就是。为纪念杨乐先生,我从网上又淘了一本。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