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一首中秋词写照了苏东坡

一首中秋词写照了苏东坡

——再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3-10-17 09:52:15 来源:诸城新闻网
    《苏轼超然图》    张耀明画

  张耀明
  诞生在北宋这样一个思想盛世的天才,注定是不凡的。
  苏轼成长在奉儒守官家庭,对于致君尧舜曾深以为然,年少平步青云的他人到中年也不得不避世悟道。波澜起伏、九死一生的仕途之路并没有使苏轼消极颓废,反而成就了他的超越、洒脱,他以儒为本,借助佛老而超越佛老,最终铸就了内儒外道三家融会贯通的复杂人格。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问世享誉古今,空前绝后。无论是优美的词句,豪放的气势,洪荒的时空,还是莫测高深的意境,都让人勾魂夺魄。
  熙宁九年的中秋夜晚,身为密州太守的苏轼同千百万家庭一样,与家人相聚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兴未尽,复邀同僚好友登超然台,摆酒二场,谈笑开怀,欢饮达旦,至大醉。思念亲人,思念少年理想抱负,思念信仰,感怀人生。心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终于喷薄而出。
  苏轼一上来就发问苍天,发问明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幼小的心灵被范滂的人品气节所浸润感染,烙下深深的印记。他曾以稚嫩的口气说:“母亲,我长大了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我这样吗?”母亲听了十分欣慰地说:“假如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那样的人吗?”于是,苏轼立下安邦济世的雄心壮志,决心做一个拿得起,有担当,品格高尚的仁义君子,从此更加勤奋读书。他几乎遍览了所有可以阅读的书籍,可谓学富五车,打通了古今历史文化。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一心致君尧舜,做一个母亲期待的范滂。这就是苏轼的价值观。
  苏轼永远是那个范滂的粉丝,他不因为皇上对自己主张的不待见而改变他的坚持。他虽然远离朝廷,但他始终关切着朝廷,关切着北宋执政走向。然而,苏轼内心充满了矛盾。他身怀致君尧舜的远大抱负。很想马上回到朝廷皇上身边,又担心不可苟同的新政与自己的坚持遭受冷落排挤,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万般无奈地发出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举世感慨。
  词至此表明了苏轼儒家用世思想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他勇于担当,效力朝廷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
  苏轼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反对王安石之流的迎合皇上丰亨豫大虚荣心地为了改革而改革的脱离实际做法。如果说苏轼在离开朝廷前一直是儒家用世思想在左右着他,那么自请离开朝廷并经历了杭州通判任转而又来到密州知州的经历,让他逐步改变了或者说升级了他的处世哲学。苏轼由一个唯崇范滂,到仰慕陶渊明,信奉盖公黄老学说的道家思想的转变,无疑是一个美的进化过程。
  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中谈到苏轼的美学追求中所讲的那样:“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由对现实的愤恨、逃避,到对山水风景的寄寓、喜爱,最终实现了对无思无虑、神与物游的自由追逐,这三重境界即是对苏轼词作隐逸心态的转变轨迹的概括。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终于以道家的思维看透了一切,明悟并认可了世事无常的游戏规则。词至此由儒转入了道家的认知态度。最终以佛家心态放下了一切,放下了一切阻碍自己的心念。站在了人生制高点,向一切善良和美好发出了由衷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完成了整个词的儒道释思想的转换和蜕变。
  这首中秋词是苏轼一生思想心境的写照,是苏轼的酒后吐真情,是苏轼理性思维的奔放与宣泄。
  那么,为什么苏轼在密州能写出这首中秋词呢?
  苏轼主张改革,却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盲目的措施,此般矛盾的政治态度,让苏轼夹在两党之间艰难生存,胸中的一股“浩然正气”让苏轼无法与结党营私的人为伍,在既不见容于新党,又不见谅于旧党的情况下,苏轼愤然自请离京。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虽然不是一把手,但也做出了很大业绩,不然不会提升太守。苏轼一生出任过许多地方官,每到一处,都履行职责,为民办事,关爱百姓,解决了当地实际困难,深受官民爱戴。
  密州自古以来就是儒家腹地,又是道家黄老学说的盖公之乡,自东汉北朝时期就是佛教圣地。苏轼幼年烙下了儒家用世思想,在经历了宦海沉浮逐步萌生了对儒家执政理念的质疑,进而崇尚盖公黄老学说的治国理念。这就造成了苏轼既要积极用世,又要坚持清静无为的道家治国思想,这是一个完美理想而充满矛盾的思想。这个思想对苏轼一生影响至深,几乎贯穿了苏轼为官坐标。他的一切坎坷遭遇都与此思想作崇相关。
  苏轼在这个思想背景下来到了这样的密州,不能不说给苏轼原本矛盾的思想更加深化和复杂。密州的困境提供给苏轼用武之地的政治业绩,密州的盖公给了苏轼坚持贵清静民自定的自信,密州的超然台给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力量。
  我们从他的超然台记可以看到苏轼这个时候已经从入世意识解脱出来,逐渐追求游离于物外的出世精神。苏轼认为,只有把自己从物质的里面解脱出来,才能不被物欲奴役,看清物的本相。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诠释了苏轼此时此境的自我深刻解读。这是全词的思想精髓。
  苏轼始终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寻找契合点。从骨子里讲,苏轼是积极用世的,他一直信奉的是用自己的努力,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只能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自勉。
  苏轼在此前不久的一次出猎常山时候,豪情万丈地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报国情怀。
  苏轼在密州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政治改革翻来覆去的一段时间。王安石因变法不利,两度被神宗罢相。期间有人也提议苏轼出任宰相。苏轼闻之情绪自然高涨,这首出猎词的豪放也是在这个时候激发出来的。
  丙辰中秋,王安石已经第二次罢相,品行不端的吕惠卿接替了宰相。两党之争愈演愈烈,北宋政坛一片混乱不定。苏轼中秋词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苏轼选择密州,不仅仅是考虑到与其弟苏辙近,更多的是因为对盖公的崇拜。
  苏轼不是不想作为的人。他一到密州就扑下身子为百姓解决各种问题。
  灭蝗抗旱,常山祈雨,收养弃儿,治恶除霸,请废手实,兴修水利,赢得了密州百姓的欢迎,感受到了密州百姓的淳朴和善良。
  密州两年的执政经历,苏轼倍感充实和欣慰。他对自己第一次出任地方一把手的工作是满意的。他坚信超然的力量可以让自己游于物外,坚信盖公的黄老学说能够治理好北宋国家。他在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之间矛盾着。中秋之夜,把酒望月,他思念与弟弟苏辙“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面对现实的北宋江山,他关切着朝廷、皇上,他真的想施展他的才华,丙辰中秋这个夜晚,在密州的超然台上,欢饮达旦,思绪万千。感慨交集,大醉。内心的情感终于喷发而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概括了苏轼未来的思想心境。影响了苏轼后来词风的走向。伴随着密州,伴随着超然台,也伴随着苏轼的人格魅力享誉中外,享誉世人。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诸城市政协文史顾问,书画院副院长。诸城博物馆原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超然台苏轼在密州展陈大纲总体设计。)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