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文
行走诸城山川,寻觅诸邑古迹,探访城乡名士,是我们这一群热爱乡土文化、保护诸城文物古迹志愿者的业余爱好,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一个春和景明的清晨,我们“诸城行”志愿队一行十几人到了诸城市密州街道王家我乐村,走访了多名老人,察看了多处古迹,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往日的一些人和物早已化为云烟,虽不能亲眼目睹,但可从口耳相传中再现昔日状貌,重温当年之人情世故。
解放前,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那是老百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爷在众神中虽位卑职轻,但是他接地气,掌管五谷民俗,与农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人们就把土地爷奉为神明,日日供奉,不敢怠慢。王家我乐的土地庙建在一条自南而北缓缓流淌的小河边,河上有一石桥,是当地老百姓自行修建的,当年的土地庙就在小桥的东南角,现在已经被一农舍所代替,庙宇不见了,但是当年的香火似乎还袅袅地萦绕在农舍田园间,给人一种信念,给人一种希望。
沿小石桥西行约百米处,赫然出现一座二层民房,一层正门有一横匾,匾上有“鸿运家常菜馆”六个大字,篆体,红色,气势不凡。我们入门拜访,交谈中知晓该店老板姓王,此人性格豪爽,谈吐不凡,书法绘画无所不精,屋内张贴的字画都很有讲究,牡丹象征着吉祥富贵;柿子象征着事事如意,兰花象征着淡泊优雅。王老板说每种画挂什么位置都是有讲究的,如果悬挂的位置不对,则时运不济,诸事不宜。主人以画会友,凡是去吃饭的,每人都可带走一幅画,客人喜欢什么就画什么,十几分钟即可画成,立等可取。我亲眼目睹他画梅花。他说,梅花是自下而上画,取义扬眉吐气;如果是自上而下画,那就是倒梅,谐音“倒霉”,不吉利。主人还说,他乐意结交品德高尚之人,不孝顺的人他不交往。由此可知他是一位很有爱心和孝心的人。这从屋内“孝行天下”的横幅中可以看出。
该镇另一奇人是一位花卉爱好者,名字已记不清了,他是一位个体经营者,专做馒头,供应周围饭店和附近市民。馒头房兼花园,既朴实又浪漫,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馒头房是六七十年代的土石建筑,厚实的石头墙坚固稳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供销社,屋门是天蓝色双扇木板门,历经几十年风雨侵蚀依旧牢固,可见当时做工之精密。石墙木门,见证了数十载风雨之变幻,历史之变迁。有多少人进出此地,又有多少人经营过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它们都见证了。从当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到今天的经济开放,乡村振兴,都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历史印记。面食老板谈起养花来头头是道:文冠花果实开口,像古代朝廷文官的帽子,因而得名;文竹、富贵竹、罗汉竹虽属同类,但形态各异,寓意亦不同;鹤望兰也开花,但是有一种叶子和它相似的植物,绿叶硕大似蒲扇,却不开花……他如数家珍般介绍着门前的各色花,我不由得为他的多知多识所折服。他懂花、爱花,且惜花,这就是新时代的农民,物质生活富裕了,自有闲情逸致栽花种草,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生活的闲适惬意。
告别了面食店老板,我们来到了后姜庄,目的是看一看很有灵性的石猴子。我们首先到了文友王海倩朋友家,此人对石猴子有些了解,他说石猴子有半搂粗,一米多高,在村前的河崖上。这条河就是芦河,当年经常发生水灾,为了避免洪水淹没村庄,有人提议把石猴子请到芦河北崖,自从石猴子去了以后,再也没有水灾发生过,是石猴子护佑着一方百姓平安无事,非常神奇。后来不知在什么时候,石猴子不见了,是被人偷走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虽然不能见到石猴子,但是去看看它曾经待过的地方也就释怀了。女主人领着我们到了村南,寻到了石猴子所在之地,但见杂草丛生,枝蔓覆盖,芦河也已改道,挪到南边几十米处,河内苇蒲茂盛,水草丰美,河水浩荡,向西直奔潍河而去。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石猴子,王海倩的朋友又请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给我们讲解。他说当年前姜庄有一个人打了一个石猴子,摆放在屋后,正瞅着后姜庄的林地(坟场),后姜庄的人犯忌讳,也打了一尊石猴子,有底座,为石龟,石猴子就蹲坐在石龟上,和前姜庄的石猴子两相对望。再以后,两村人商定,把这两座石猴子都请走。于是,后姜庄就把有石龟底座的石猴子请到了芦河北崖,保护村民免受水灾。以后猴子失踪,神龟也不知去向。
告别了老人,我们驱车回家,虽然想看的东西没看到,但是我们能诉诸文字,记载下当年的真实情况,也算是一种补救吧。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