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自然宿主果蝠。暴发疫情的首例病例的传染源可能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人群暴发疫情中,病人是传染源。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二)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病例以成年人居多(与暴露机会有关)。高风险人群: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在葬礼上直接接触死者尸体者。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8-10天。潜伏期没有传染性。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肌痛、头痛和咽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三、预防措施
工作重点:境外疫区中国公民疫情防范与应对;输入疫情防范与应对;境内疫情监测与防治准备。关键措施:病例的发现和隔离;医院感染控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各环节的个人防护。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