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 马培礼 丁海龙
近日,记者在诸城市宏丰花生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装运出口花生,这批39吨的货物即将通过青岛港发往西班牙。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济南海关辖区花生首次叩开欧盟市场的大门。
花生是山东传统大宗出口农产品,然而在2009年,欧盟出台法规,强化控制标准,加密检验频次,将中国出口花生的抽检比例由10%提高到20%。拿黄曲霉毒素总量这项指标来说,美国标准是20微克/公斤,而欧盟的标准是4微克/公斤。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一标准对于整个山东花生出口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前,许多出口企业直接放弃欧盟市场,全省的花生出口遭遇重创。
“曾经,我们对欧盟市场最高出口额超过了2千万元,曾占我们出口总额的60%。新规一出台,我们不得不放弃欧盟市场,这给我们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相当于2千万元打了水漂。”诸城市宏丰花生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商丹丹告诉记者。
暂时放弃并不意味着妥协,打铁还需自身硬。2009年以来,海关部门积极引导辖区花生出口企业卧薪尝胆、苦练内功。通过对接国家农综区“种业振兴”项目,逐步在潍坊打造起了“一主多特”的花生种植发展模式。
“我们引导企业更换(花生)品种,优选种植基地,把好原料安全关。把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由定性检测,调整为定量检测,批次重量由20吨,改为5吨。”潍坊海关查检三科副科长王星明介绍说。
政策给力,花生出口企业也励精图治,时刻为重返欧盟市场做好准备。诸城市宏丰花生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商丹丹告诉记者,为应对这一变化,他们更新了生产线,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通过完善实验室功能,提高自检自控能力促使自身产品质量稳定,让产品有了重返欧盟市场的底气。
砺剑十四载,诸城花生终于重新叩开欧盟市场的大门,为整个济南关区花生出口企业破解技术壁垒,开拓欧盟市场吹响了“集结号”。(左图生产车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