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复收的记忆

复收的记忆

2022-11-22 10:28:51 来源:

臧家军

前几天,有朋友说去桃林山复收板栗,归来后在朋友圈晒收获,说捡了一袋油亮油亮的板栗,总有十几斤。语气中透着喜悦。

看着朋友晒出的“战果”,我不禁想起当年复收地瓜的往事……我的老家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值所谓的“大锅饭”年代。那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山岭地薄,粮食产量低。正常年景,每个人能从生产队里分三四百斤粮食。主粮是地瓜和地瓜干(4斤地瓜折合1斤地瓜干),麦子、玉米、谷子、大豆等很少,再就是每人还能分到15斤花生做油料,到大队油坊轧出4斤花生油。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一年的口粮,平均每人每天1斤多粮食。队里还要求户户养猪攒粪,猪自然也就跟人抢食。以致每年粮食都接不上趟。人们就在队里收庄稼后,再土里刨食,复收点粮食填补短缺。对此,我记忆尤为深刻。

麦子、玉米、谷子、大豆种得少,复收也复收不到多少粮食。复收主要靠地瓜。队里刨完地瓜,总是留出部分地块不复收,让社员复收。队长头天晚上做好决定,就通知队里的每一户。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从八九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拿着提篮、架筐、镢头、锄头、二齿钩子,早早来到被安排复收的岭地,黑压压地站在地头上,只等队长一声令下,就狂风卷地般朝地里压去,那气势,那场面,十分壮观。队长不禁叹惜:平时队上干活,不是你腿痛,就是他腰痛,一到复收,都不痛了。是啊!这是除了队上分粮之外,唯一获取粮食的渠道,谁肯错过。社员们屏住呼吸,弯着腰,一下接一下,争先恐后,沿着地瓜垅拼命地刨,哪怕腰酸腿疼,哪怕气喘吁吁,只有一个念头:刨。刨出来的就是口粮。复收的地瓜,或挑,或抬,运回家。不到队里劳动的孩子、老人们,还留在复收过的地里,再进行复收,哪怕是多收个仨俩地瓜。

长大些才知道,这样复收是变相地分粮。分粮是由上面定量的。上报的产量多,社员分粮定量就多,队里上缴粮食也多;上报的产量少,社员分粮定量少,上缴粮食也少。一般都是少报,用复收的方式让社员再多获取些粮食。

大部分地块,队里刨完地瓜,先犁耕复收,再让社员自由复收。地里地瓜虽然不多,一上午也能倒个一二十斤。很多地块,倒了一遍倒二遍,倒完二遍倒三遍,一遍一遍地倒;开始时一上午倒一筐,到后期忙活一天也就小半筐;有时候半小时也刨不到个小地瓜,一旦刨到,便欣喜若狂。乡亲们靠着这些“意外收获”,较好地弥补了口粮的不足。

每年秋假和星期天,我把工夫全用在了复收地瓜上。我们村的地,一块一块挂在山上,有些地块小,牲口上不去,队里复收时犁耕不到,落下的地瓜就多。我就专找这样的地块倒,半天往往能倒20多斤。我总结出的这个倒地瓜小窍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我还找到了雨过天晴捡拾地瓜的窍门,就是每当下雨后,我挎上提篮,来到坡里,站在地头上,顺着太阳的反光望去,那隐藏在土里的一些地瓜,经大雨淋后,就会露出一个个小脑袋。这时顺手捡来,不一会儿工夫,就会拾满一提篮。母亲每次见到这些地瓜,总是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心里甜甜的。也正是这些地瓜,帮助全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

如今物质条件好了,再也没人专门去捡拾那些遗落的庄稼了。朋友所谓的“复收”,其实是去放松心情,享受一下投身大自然的乐趣罢了。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部委员)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洁晶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