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关于照相的时代变迁

关于照相的时代变迁

2022-11-15 11:18:13 来源:

范淑强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画一张像,以流传后世,找了无数的画家来画,都因画得不称心而被朱元璋杀掉。朱元璋的画像有那么难画吗?其实是因为朱元璋长相丑陋,画家画得太真实而成了冤死鬼。直到有一名画家一改朱元璋的丑陋面容,把朱元璋画得姿容奇伟,长相俊美才得以免死。据说,这个画家后来凭记忆又给朱元璋画了另一张马脸猪嘴,长有麻子的真实画像,一直留传至今。

古人流传下来的画像并不多,据民间传说画像会把一个人的魂魄取走,至于真假无从考证。古代文载对画像情节描述常见,如《后汉书·蔡邕传》记载: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唐代李白之《司马将军歌》:“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西游记》第44回:“众僧道:老爷,走不脱!那仙长奏准君王,把我们画了影身图,四下里长川张挂。他这车迟国地界也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张和尚图,上面是御笔亲题。若有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高升三级;无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就赏白银五十两,所以走不脱”等等。另外,还有很多小说叙述朝廷画像捉拿钦犯的内容。

照相机出现之前,人们的相片主要靠画像师来绘画,譬如沈从文在《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记述:“哥哥会为人画像,借此谋生。”

在一些名画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帝王将相、圣人才子、英雄美人之类的人物形象,多给人带来一种仙风道骨、伟岸俊秀、飘逸洒脱之感,这或许添加了画像者的臆想吧。不过通过对晚清慈禧、左宗棠、李鸿章的画像和后来他们照过的相片对比,其貌相的真实度还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照相技术没有普及之前,普通人很难有照相的机会。我小的时候最先了解到照相来自于谍战影片,一个特务用微型照相机拍下重要秘密情报带出境的影像,情节紧张,神秘刺激,我们男孩子玩打仗的游戏时也经常用到拍照这一情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读一年级时,有幸拍摄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张照片,现在想起来,历历在目,犹如昨天,照片中的我,神态木讷、拘谨,显得特别不自然。记得那是一个午后,班长对我说:“范,你奶奶在村后头胡同里照相,快去看看吧。”于是我一路小跑着来到奶奶照相的胡同,看见奶奶正端坐在挂着画有色彩艳丽而夸张的大明湖布景前,戴着黑毡帽,穿着灰布褂,两手垂膝,正襟危坐,两眼平视,目之所及皆是美好。照相师傅嘴里喊着下颏抬高一点,脸稍向左偏一下,再微笑一下,好,不要动了。然后嘴里喊了声一二三,就见镁光灯一闪,一张照片便拍完了。奶奶拉过我,走到拍照的师傅面前,让我喊了声舅爷,然后让舅爷给我也拍了张两英寸大的照片,这张照片就这样一直珍藏在我家主屋的相框里。

在我的老家山东诸城,几乎家家户户主屋墙上都挂着一个或几个相框,它像一个小型的图片档案册,忠实地记录着这户人家引以为荣的历史。以前照相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只有结婚、生子、参军、入学等重大事项才会拍照留念,其他事情一般都不会无故花钱拍照。我小时候,每到一户人家都会好奇地浏览他家的相框,主人家都会热情地向我介绍:这张是儿子在北京开车的留影,那张是闺女在某个学校的留影,还有兄弟逛长城时的留影等等,每一张照片都在主人的脸上刻着一段得意的故事。

数码相机出现之前,舅爷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职业照相师,经常会被邀请到学校、厂矿、村委会为他们照集体相,直到拍满一个胶卷后才回到家中冲洗成照片。我小时候对照相总觉得神秘得不得了,怎么灯光闪了一下,人的形象就被摄走了呢?直到老师在给我们讲《自然》课小孔成像的原理,我才恍然大悟。后来,我又从舅爷那儿断断续续了解了相机怎么拍摄,怎么冲印,怎么成像,怎么裁剪等技术,着实让我大开了眼界。以前的照片全是黑白的,舅爷为了多赚钱,会根据主人的意见,用技术手段给相片染上颜色,远了看与现在的彩色照片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照片的收费都是根据尺寸大小来算,尺寸越大收费越高,我储存的学生时期照片基本上都是以一英寸免冠照片和十多英寸的集体照片为主。改革开放后,照相逐渐普及开来,几乎每座城市、乡镇、街道都设有一个或多个专门的照相馆。这些照相馆门口两侧的玻璃橱窗内摆设着大幅俊男美女的风情照片和放大的柯达胶卷模型,馆内设有专门的化妆室、灯光和各种布景,让顾客足不出户就能拍到称心如意的照片。有些大型的照相馆为了多招徕顾客,还配备了孩子坐的飞机、汽车、轮船和火车头模型,至于服装嘛,有古装、戏装、运动装、中山装、西服、婚纱等,应有尽有。只要社会上流行什么,当红的演员穿戴什么,照相馆肯定都会很快配备什么,满满都是时代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彩色照片取代黑白照片后,相片的价格慢慢便宜了起来,自己想当摄影师的梦想也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九十年代初我参军期间,专门跟着部队宣传部门的领导学过一段时间的摄影技术,只可惜还没出徒,相机便开始了更新换代,市面流行起了傻瓜相机,只要放进胶卷,任谁按下快门都能拍出得意的照片。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数码摄影的流行,传统胶卷摄影很快便销声匿迹而成为历史。

2006年我在上海读书时,出于对照相的执着爱好,狠了狠心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部日本产的佳能数码照相机,每到周末就游历于上海的名胜古迹、桥梁码头、公园街道等地方,拍出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之所以对照相乐此不疲,爱不释手,得益于数码相机的方便实惠,可操作性强,可以随时删除拍摄不满意的照片,然后再重新补照,直到满意为止。而且数码相机储存量大,一张存贮卡可以存几百张上千张,甚至数万张照片。

2010年夏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在高速公路违章超车被扣分,说起来有些后悔。我还说在高速公路上车开得那么快,车牌那么小,警察哪知道是你的车?朋友说:“哎,你这个没车的人哪能体会到现在高速路上的电子眼拍照技术有多么强大。”后来,我经过查询不少资料了解到当时高速公路上摄像头最远能拍摄到2000米,但一般抓拍距离是50—100米,只有这个距离才能拍清楚车牌,摄像头拍摄反应时间为0.5秒。这样得出抓拍的车辆行驶速度为每小时360至720公里,一般车速哪达得到这个速度?看来高速公路上要若不被摄像头抓拍超速,只有规规矩矩按限定速度跑。

前些年,我在党校学习,一个教授在讲到卫星测绘照相时说:“卫星的像素分辨率已经达到0.05米,你可以通过手机利用卫星定位清晰地看到你远在家乡父母的容颜。”时代发展之快,数字技术在照相方面的应用之广,思来不禁让人咂舌。刷脸、天眼组网、卫星定位、手机视频聊天,远程视频会议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作为普通人已经很少再用照相机留影,买一部像素好的手机随时都可以拍到海量相片,最重要的是拍摄不好看还可以美颜。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多次提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等目标任务,这些远景目标的提出必将成为今后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把握世界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围绕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系统擘画了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字影像在测绘、气象、医疗、环境、地质、水利、电力、农业、交通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世事沧桑,恍如云烟,照相的变迁,见证着不同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不同的人生况味,见证着不同的世事故事,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今天,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相片处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传递方式的通讯卫星化,必将为数字照相技术带来一场新的繁荣和发展,为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新的独特重要作用。

(作者系诸城籍广西作家协会会)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洁晶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