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新
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正因为梁祝故事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山东济宁,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等地均称其是梁祝故里。我的老家在诸城市石桥子镇,距离祝家楼不足10公里。小的时候农村种菜园的特别多,为了防止家畜家禽破坏,菜园的四周都是用秫秸或木棍夹成篱笆,上边爬满豆角或葫芦等蔓性植物,到了开花的季节,往往引来众多蝴蝶。经常看到两只彩色蝴蝶一只在前一只在后、一只在上一只在下,一直在一起上下翻飞,不离不弃,煞是好看。这个时候,父亲或是母亲亦或其他大人都会说,梁山伯祝英台来了,顺便说几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娱乐活动少,每到晚上,或者下雨天,大人略有空闲,就给我们“把瞎话”,我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梁祝的故事。我的父亲母亲都能够完整地讲述梁祝故事,故事分三个段落:第一是十八里相送,第二是劝嫁,第三是隔帘。父亲经常说,他也是听长辈们流传下来的,还有就是看大戏记住的,他小的时候经常跟着戏班子四乡去听戏。在我们当地,大人、小孩都知道梁祝的故事,说祝英台是祝家楼村人,梁祝冢就在里丈河北崖。
梁祝冢是一个大土丘,在渠河北岸,距里丈村约两公里,在古代驿道的路旁,从这里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捧起一抔土添到土丘上,日积月累形成现在的规模。
我长大后,看了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创作的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其故事多数都说发生在杭州,与发生在诸城的梁祝故事有很大区别。十八相送之当地方言,特别是师母扣住情欲魂魄一说更是能够解释梁祝故事发生在诸城。
我们当地传说,诸城石桥子镇祝家楼村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相州镇梁山屯小梁山的学馆里求学。在祝英台入学不久,细心的师娘就发现了她与其他人不同,如厕时从不与其他人一起,夏天也不摘帽、不穿短衣,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同学下河摸鱼,就她托词不去,种种迹象让师母确定英台是女扮男装,师母告诉了师父,夫妻二人也没有把事情点破。
相州镇梁山屯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学馆里同窗共读三年,两人在学堂是一张桌,睡觉是一张床,英台对山伯一往情深。师父师母发现这种情况后,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给两个人课桌之间立上砖块把两人隔开,并规定:山伯碰倒打山伯,英台碰倒山伯挨。本意也是保护祝英台。
古代把人的情欲分为七情六欲,为了防止两人在学校期间谈恋爱、出现意外,师母就将山伯谈情说爱的情欲魂魄用瓦片扣在学堂屋檐下,这样山伯在这方面的心思和情知一点也没有了。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英台深爱山伯,山伯也不忍分别,梁祝二人恋恋不舍,便发生了“十八相送”。小梁山距石桥子十八里,相传“十八相送”就是送到石桥子村的石桥。英台有心以身相许,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两个人走到都吉台村前的荆河,英台看见河中有两只鸳鸯在水中游,就道:两只鸳鸯水中玩,就像梁兄送我把家还。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口水井,两个人趴在井口照影子,英台说:倒影像那天仙配,一个哥来一个妹。又走到都吉台岭,岭上长满野生菠萝和棘子树,英台道:菠萝对菠萝,恁娘就是俺婆婆。棘子对棘子俺就是恁媳子。
只要遇见的事物能够作比喻的,英台都拿来暗喻山伯是男英台是女,英台要把山伯许!
奈何山伯就是不懂,一直道英台乱说:你是我贤弟,哪来的妹妹?!原因还是让他师母把情欲魂摘了,怎么说怎么喻,山伯就是解不开,就是不向那个方面想。
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据当地老人讲,石桥子村北原有小石桥,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相当结实,村名石桥也由此得来。遗憾的是此桥在前些年整修道路时被埋在路基下面了,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并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山伯回到学校继续求学,而师母看到英台已经回家,就将山伯的情欲魂魄放出。魂归的山伯一下就回忆起与英台相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十八里相送时英台说的每一句话,立即明白过来,英台就是小九妹,小九妹就是英台!山伯捶手顿足,恨自己怎么这么愚钝,辜负了英台的一片痴心。立即决定速到祝家求婚。
岂知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安丘官庄镇马家庄子财主之子秀才马文才(马家庄子村距石桥子8公里)。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山伯回家后忧郁成疾,不久身亡。临死前,嘱咐家人:马家迎亲从这里走,马家送亲把这里来,把我葬在里丈河北崖。这也就解释了山伯家是梁山屯,而葬在了里丈河北崖的原因。
英台被迫出嫁时提出要求,出嫁路上必须到山伯墓地前祭奠。等到途经山伯墓地,英台叫停花轿,脱掉外边的红嫁衣,露出早已经穿好的素衣,来到山伯墓前,先向墓行三拜大礼,诉说前情、相思之苦,表达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决心,而后绕墓地左三圈右三圈。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天地突然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就在山伯墓将要合拢的时候,墓中有两只蝴蝶翩翩飞出,从此,梁祝二人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关于《梁祝》的传说,在我们这里较其它地区传说有很多不同之处,“十八相送”中的“菠萝对菠萝,恁娘就是俺婆婆。棘子对棘子俺就是恁媳子”,就是纯粹的本地方言。而与其它地区传说最大的区别还是扣魂魄一说,我查阅资料,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个传说,而恰恰是这个传说解开了山伯不解情义的真正原因。按常理梁祝同窗共读整三年,学同桌,睡同床,怎么会发现不了英台是女子?在“十八里相送”过程中,英台已经非常直白地表达了,而山伯就是不开窍,只有这个原因才是最好的解释。
因此,我们这里较其它地区故事更完整、更具体。有真地点、真村名,更有真人物、真情节。当然,如此美好的故事必然会广为流传,《梁祝》传说从出现在单一地区到跨地域,除了依赖其延续与传播,更在于反映出全体劳动人民的愿望,愉悦自己,教育后代。诸城像个《梁祝》传说的中心点,各地的《梁祝》传说就是以它的产生地为圆心,涟漪般向四面八方荡漾开来。
(作者系诸城古文化研究会会员)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