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墓发现于1985年3月,它的出土地就在当时城关镇杨家庄子窑厂内。此墓为一座西汉木椁墓,墓葬形制奇特,为一个长方形的竖穴,南北长4.14米,东西宽3米,残深1.69米。木椁与坑壁间用黑膏泥、浅灰膏泥、黄粘泥、棕色粘泥、黄粘土依次填塞夯实,墓底用黑泥膏、夹沙黄土、姜石碴三层夯打,十分坚固,坑底距地表约6.61米。椁室全用楸木搭成,结构较复杂,由双椁(外椁、内椁)、双棺(东棺、西棺)、头厢三部分组成。两棺东西排列。东大西小,东棺为男性,西棺为女性,是一夫妻合葬墓。
从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铜器、漆器、玉器、陶器、木器、角器等共计46件,其中漆器15件、铜器5件、玉器6件、陶器2件、漆器有奁、马蹄形盒、长方形盒、大小圆形盒、圆形壶及漆沙等;铜器有雁形薰炉、双铭文铜镜、五铢钱等;玉器有玛瑙珠坠、玉含;木器有木梳、木笓、木架、木杖;陶器有陶壶。其次有毛刷、角发笄、蒲草垫、椭圆形毡片等,毡片经科学化验为毛类毡片,由此证明,汉代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毛毡。
面对着这些出土的生活物品,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幅幅西汉盛世年间东武百姓安家乐业、衣食无忧的生活情景。正是有了这种安定、富足的生活环境,才为人们提供了读书的条件,才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琴棋书画,从而营造出了诸城浓厚的文化氛围,读书之风开始盛行,到了苏轼知密州时已经蔚然成风,面对这浓厚的读书氛围,苏辙前来探望苏轼时,发出感叹:“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舜帝故里恐龙之乡,在潍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的声韵里,先后涌现出了赵明诚、张择端、丁耀亢、刘墉、窦光鼐、王统照、王尽美、陶钝、崔嵬、王愿坚、臧克家、李仁堂等历史名人。读书之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如今的龙城大地依然人文渊薮、人杰辈出。
通过刘桂茂老师的热心帮助,我们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终于找到了古墓的出土地。
它所处的具体位置是:在诸城新龙城市场北门以东、人民路路南侧的绿化带内。我们在此拍照,存照为据。也许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我们今日拍摄的照片也会成为珍贵的历史标本。
(作者单位:诸城市税务局)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