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来到吕标,主要想寻找一些老乡镇记忆,这是我们开展“老镇街记忆”活动的一部分。
吕标是老资格的乡镇驻地了,自1947年建立吕标乡开始,就一直是乡镇驻地,1958年成为吕标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公社改为乡后又成为乡驻地,1994年撤乡设镇后又成为镇驻地,现在是龙都街道的驻地。
我印象中的20世纪90年代,吕标有两条东西大道与一条南北大街,那时的邮局、供销社、饭店、粮管所、银行、医院、食品站等服务单位以及厂矿企业,主要集中在206国道那条东西大道上,大道两旁还有多栋楼房,最气派的是矗立于涓河桥头东侧的吕标建筑公司那栋四层办公大楼。
我们寻遍整个镇街,除了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找不到一处老建筑。
这种境况不仅存在于吕标,还存在于其他的老乡镇驻地。前些日子我们去过寿塔,它虽然从1984年才成为乡驻地,相比吕标算是很年轻的乡镇驻地了。但是,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为乡驻地时的那些建筑也几乎荡然无存了,唯一留下的是路北的一处乡委大院,大院也只是空壳,除了大门口之外,其他建筑物都不复存在了。
许多人,尤其是当今年轻人,也许对我们的这种做法不理解,以为那些破旧东西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
是啊,在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时代面前,它们的确已经落后与陈旧了,但是它们的年轮是清晰的,一圈圈的年轮就是记录时代变迁的胶卷,底片上清晰印记着时代风云的变幻、百姓的喜怒哀乐。这些底片有建国前的,有建国后的,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的底片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与记忆,可以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凝聚着一种浓厚的情怀与强烈的归属感。
这些老镇街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啊!上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浓浓乡愁,只要它们在,乡愁就在,中华民族的根基就在。
虽然在吕标街没有寻找到老镇街的记忆,我们却另有收获:一是听说在吕标村南有座“万官楼”,二是听说这里曾经是娄乡城的故址。
我们对“万官楼”颇感新奇,起先还以为它是古代留下来的一处官邸,经过采访村里的几位老人后,才知道原来“万官楼”根本就不是什么官邸,更没什么楼宇,只是一片荒岭,因它的地势像一座楼,村民就“望形生义”把它称为“万官楼”,寓意要出一万个官员。
现在的“万官楼”早已不再是荒岭,而成了一个繁荣的工业小区,遍布着几十家企业,企业家们用他们的聪明与才智创造着财富,让吕标发展成为了一座新兴的小城镇。
我们又开始寻找娄乡城的遗址。据《春秋》记载:“隐四年,莒伐杞,取牟娄。又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对此,杜预在《注》中解释道:“牟、娄,杞邑。城阳诸县东北有娄乡。”意思是:牟、娄都曾经是城邑。娄,指的是诸城西的娄乡城。
在《水经注》有关涓水的记载中,也提到娄乡城:“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涓水发于其阴,北迳娄乡城……又北注于潍水”。《春秋》与《水经注》都表明:娄乡城确实存在于吕标一带。
我们打听了许多本地人,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里曾是古城遗址,即便有听说的,也不知道它在什么位置。
我们眼前这片繁华的土地,早已颠覆了乡村的概念,它的每寸肌肤都被林立的工厂、店铺、楼群以及宽阔的街衢从头到脚装扮得仪表堂堂、华丽富贵,我们又怎敢奢望从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捡到娄乡城的春秋裳裾呢?
(作者单位:乔有山文化传媒公司)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