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勋
故乡的老房子上都安装了木门,质朴而厚重,开关时吱呀作响。庭院围墙上的门,称为大门,上面有高高的门楼,像鸟儿展开的羽翼,有腾空欲飞的雄姿。
大门上有打关和门关。打关在上,中间有转轴连接内外,母亲出门,右臂上挎个提篮,伸着左手,“哗啦”一声,打关开了,母亲迈过门槛,返身扭动门环,“哗啦”一声,打关关了,母亲在门环上系了红色的布条,打着活结,示意主人下田耕种去了,不在家里呢。
门关在下,长方木做成,夜晚的时候,横穿在两扇门的鼻孔里,防备盗贼入室。农人冬闲,晚上的时候喜欢串门子,聊大天,晚饭后,老张去了老孙头家,手在门环上一扭一推,嘎吱一声,门开了,女人坐在炕上对着窗户喊:“谁呀?”“我,前街老张。”“快屋里坐吧,外面风凉呢。”
如果扭动打关,推门不动,那就是已经落下门关了,表示主人已经睡下,或者正准备睡下,屋子里的煤油灯已熄,月光雾似的漂浮在院子里,串门的人扶了扶帽子,心想去谁家聊个天呢?
春天的时候,母亲喜欢坐在门楼下的门槛上缝补衣服,或者绣鞋垫纳鞋底,此时的大门是开着的,有人从门前经过,会跟母亲说上几句话,譬如:“给谁绣的鞋垫啊?”“前河崖的菜地干了,瞅空快去浇浇吧。”等等。
有几只鸡试图进入院子,母亲一边干活,一边“去去”地往外撵,鸡们缩回头,朝着相反的方向觅食去了,但不大一会儿工夫,又转悠回来,在母亲身边瞅瞅望望。母亲站起身,“哗啦”一声带上门,扭动打关,门结结实实关严了,母亲倚着门,坐在门槛上,继续手里的女红,此时,太阳已经升高了,煦暖的阳光纷纷扬扬泻下来,给母亲的秀发镀了一层漂亮的金边。
母亲买了鸡雏,散养在院子里,毛绒绒的像绽开的棉桃,母亲怕小鸡跑外面去走丢,或者让谁家的狗咬死,每次我放学回家,或者有串门的来玩,母亲就站在堂屋里大声嘱咐:“快把门关上,别让小鸡跑出去。”我返身关门,打关太高,够不着,我用小木棍挑着,“吧嗒”一声,关门了。
房屋上的门,称为房门子,或者堂屋门,这种门比大门小,用来遮风挡雨,也防止猫狗晚上溜进来糟蹋东西。每天晚上临睡前,母亲都把房门关了,黑咕隆咚的屋子就有了温暖的气息。有时睡到半夜,忽然听到房门咕咚咕咚响,母亲翻一下身,摇摇身边的父亲说:“东邻家的那只大黑猫又来晃门呢。”
过一会,一切又悄无声息,寂静潮水般淹没了屋子,父母又沉沉睡去。
夏天的时候,矮小的屋子闷热难耐,我们铺着蓑衣篙简睡在院子里,微风徐徐,一身凉爽。父亲没地方睡,他把堂屋门卸下一扇来,斜放在门口台阶上,上面放只枕头,这成了结结实实的木板床,硬是硬了些,有点硌人,但父亲盯着月亮看一会,呼噜呼噜进入梦乡。
随着时代发展,村里人大都翻建了新房,木门换成了铁门和塑钢门,漂亮而气派,但我还是很喜欢油漆斑驳的木头门,每次听到门轴转动时的“吱嘎”声,感觉非常亲切和美好。
(作者系市作协会员)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