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难忘村里秧歌队

难忘村里秧歌队

2022-02-14 09:53:23 来源:
李宗荣

  过去,我们村里有支秧歌队,年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扭到正月十五,不但在本村扭,还到外村扭,给农村贫乏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欢乐。
  只要密急的锣鼓声铿锵响起,那一定是村里的秧歌队开扭了。全村男女老少,纷纷从各家涌出,来到村委大院,一饱眼福。
  喇叭唢呐一响,人们自然围成一圈,给秧歌演员们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他们挡风,为他们御寒,更是为他们喝彩。演员们随着节拍扭起来,脚步自由地变换,双臂尽情地舞动,曲子悠扬,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着快乐的光彩,似乎欢腾起了开春的豪迈。只一会儿工夫,那哥儿已是满头大汗,再一会儿,已经脱下了棉衣,描画得红彤彤的脸上,因为沁着汗珠而油光铮亮。即便如此演员们在演出间歇,看到熟人也要即兴再扭上几扭,遇上舞台知音就来上一段对扭,这时伴奏的唢呐又心照不宣地响起来。他们一直扭到彼此气喘吁吁、汗水涔涔,似乎在较量着:谁扭得热烈,谁的心情愉悦,这年谁的收成就最满意,日子就最红火。
  看秧歌的男女老少打扮得光鲜靓丽,大姑娘小媳妇的装束更是浓浓艳艳,似乎要跟演员们比个扮相。人越聚越多,个头小的孩子要么坐在爹的肩头,要么就钻进人缝里挤到前排观看,人们被场上的滑稽表演逗得喜笑颜开。
  最热闹的自然是骑着小毛驴的秧歌表演了。赶毛驴的大汉,踩着音乐节拍,挥舞着鞭子。骑驴的是个小媳妇打扮的人,可是你再仔细看看这“媳妇”的脸就会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正所谓“驴屎蛋子上下了霜”。原来这“媳妇”是一个反串,他黑黝黝的皮肤干巴巴的,当然擦的粉吸收不了,裹在外面的一层好像能掉下粉渣渣。只见他的眼皮耷拉着,一脸的严肃,条绒纹特别清晰,歪着个头,斜乜着眼晴,专往人群里瞅,有时盯着某一位观众,看得人心里发毛,等人家被看笑了,他高傲地把套在腰间的假驴屁股一扭,后腿一跳,驴尾巴一甩,把人群吓得急忙后退躲闪,骑驴“媳妇”将手绢一摆,扭着头往前跑了,逗得大人孩子哈哈大笑。
  假驴是硬纸板糊成的,驴皮是黑纸贴上去的,驴脸、驴身、驴尾描画得栩栩如生。驴背上“媳妇”的衣襟下摆巧妙地随孤形垂下来,他的秧歌步子轻盈、姿态优美、眼神灵活、动作逗人,手帕一直挽在腮边翻飞着,活泼与娇羞并存,让人想到“手如柔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正是“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秧歌扭到哪村,哪村空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那时,只是给人们提供娱乐,没有报酬,村里能给几包瓜子、糖块,几盒烟,但秧歌队还是乐此不疲。
  秧歌,给人扭开了春天,扭出了欢乐,扭出了和谐,扭出了希望。随着时代的变迁,秧歌已渐渐远去,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却难以磨灭。
  (作者单位:桃园区石河头村)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张淼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