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防护墙被雨水冲塌,影响邻里房屋安全,多次协调无果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介入,使纠纷得以顺利化解。说起这件纠纷,在基层从事调解工作14年的桃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于海龙记忆犹新。
近日,桃林镇人民政府收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来的一起承办单:某市民反应,其父亲已91岁高龄,一人独居。今年夏天雨水偏大,老人屋后的护墙突然发生塌方,掉落的碎石堆积在老人房屋后面,影响排水,导致房屋反潮,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导致老人房屋后墙泡塌。
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后,桃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主任于海龙和镇调委会调解员迅速赶到现场。经现场勘查,塌方护墙为老人屋后邻居周某所有,并应由其负责维护修缮。社区干部曾多次与周某进行联系,协调未果。此事如果诉诸司法,对老人而言,意味着时间、精力、费用等成本的增加,而且纠纷化解时间越长,老人房屋后墙泡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于海龙与镇调委会调解员分析后,劝说双方各让一步,并根据周某长年在外地工作、因疫情防控等因素不能及时回家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周某可委托信赖的亲戚朋友帮助自己对护墙进行修缮。最终,周某提出委托社区村委会雇佣人员对护墙进行修缮,费用由自己承担,老人也表示同意。
经过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入情入理地调解、释法工作,周某因在外地不能及时对护墙进行修缮的行为得到了老人的谅解,老人也同意周某委托社区对护墙进行修缮的方案,一起纠纷终于得以圆满化解。
这场纠纷的解决得益于我市探索构建的“12345+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这一模式致力对矛盾纠纷迅速响应、跟踪化解,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警、收集、化解综合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于海龙说:“人民调解工作好比是矛盾纠纷‘缓释剂’、社会治理‘避雷针’。大家都来参与矛盾化解,抓早抓小,问题就好解决了。”
目前全市已建立1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259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今年以来,共为社区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000余起。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