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为指导,矢志不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大地发展了民主理论,丰富了民主标准,扩大了民主范围,拓宽了民主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推进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积极发展全过程民主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强调党迈步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
在人类现代政治文明史上,恐怕很少有像“民主”一词那样引发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复杂情感,除极少数例外,各国人民都把民主作为国家政权建设、政治动员乃至人生奋斗的目标。然而,当今世界依然没有摆脱民主定义和标准由少数国家“定制”的尴尬。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国都有根据本国国情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利。世界上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民主模式,或按照诞生于他国的民主理念设计本国的治理机制,导致要么因水土不服而使民主制度中途夭折,要么与本国治理传统难以契合而长期处于社会动荡之中,出现各种各样治理难题。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观察资本主义民主发现,如果只有政治上平等而没有经济上的平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将处于惊人的矛盾之中。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政治革命只是实现民主的第一步,真正的民主是通过社会革命不断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民主。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第一次摆脱了“天赋人权”等抽象人假设,把建立在生产力解放基础上的人的自由作为民主的最终目标;第一次提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论;第一次让民主的内涵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三大贡献。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把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级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1905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孟什维克派召开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决议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同年12月,列宁在芬兰的塔墨尔福斯主持召开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代表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强调“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是不容争论的”。由于两派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共识,1906年,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写道:“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民主属于国家形态,对应的是专制;集中属于权力组织原则,对应的是自治。列宁等把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和作为权力组织原则的集中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十月革命后,民主集中制原则从俄共(布)的组织原则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组织原则。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1920年由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明确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至此,人民民主从理论向制度实践完成了三次拓展:从国家形态拓展为政党组织原则,从政党组织原则拓展为国家和社会组织原则,从俄共(布)的组织原则拓展为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三大贡献、人民民主从理论向制度实践的三次拓展,使人民民主具有广义民主、全过程民主的根本属性,既要实现人民的政治权利,也要实现经济权利、文化权利、民生和社会权利等,贯通于人民生产生活全过程,贯通于党内政治生活,贯通于国家政治生活。因而,人民民主从本质上讲是全过程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历程
诞生于中国土壤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汲取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民主的失败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中国道路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成功开辟出一条民主新路——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立志“站在社会基础上造成新的政治”(陈独秀),“废除统治与屈服的关系”,“打破擅用他人一如器物的制度”(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政治观武装全党,成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实现局部执政,使劳动人民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成为政权的主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实施《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把民主贯通在“三三制”政权建设、人权保障、民众组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边区教育、边区经济、党内民主、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把抗日战争和建立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在边区形成巨大的民主潮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思考人民民主专政的涵义,创造性设计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伴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正式形成,这是在中国土壤中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954年,由人民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选举民主的真实体现,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诞生于革命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经济自治和政治自治的统一、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统一,探索出多民族国家实现中央集权和民族地方自治有机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探索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积极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成功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党领导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取得重大进展。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写入1982年宪法并于1987年以后在中国推行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直接民主的真实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蓬勃发展,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更加完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治建设有力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领导制度,也是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也形成统一意志,防止国家治理碎片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党在推进选举民主的同时,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全部要素,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一切领域,贯通在建立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党政军群职能体系、基层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工作、大统战工作格局、群团工作改革、人权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在党内民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发扬民主作风,重大事项决策在党内外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体系、民主决策制度体系、民主监督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走向成熟定型。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党领导和治理国家提供了广泛的制度性空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使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在古老东方大国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人民本位,找到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避免了一些国家人民在形式上有权,实则无权,人民在选举时被唤醒,投票结束后就进入休眠期的尴尬,最终使民主具有了真正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相结合,确保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定义为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体现,把协商民主看作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统一起来,把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协商制结合起来,成为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特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让党员干部既当人民群众的学生,也当人民群众的老师。当人民群众的学生,可以防止官僚主义(Bureaucracy);当学生不犯尾巴主义错误,当老师不犯命令主义错误,可以防范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民粹主义(Populism)难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深度扩张时期,全球化、市场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新媒体深度融合,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极大扩张了资本和技术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力,“技术统治”(Technocracy)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实践的严峻挑战。在资本至上的国家,这个挑战难以应对。而在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可以确保资本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始终服务人民,防止资本和技术的任性逻辑,防止技术专制。
民主实现形式是多样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评判一种民主形式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适合本国历史文化,是否适合本国国情,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百年奋斗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书写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方案、中国篇章。【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