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玖
陶钝是诸城市昌城镇徐家河岔村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为党的文艺事业辛勤耕耘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平易近人,品质优异,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著作丰厚,是从诸城大地上升起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我从事文化工作近五十年,对陶钝的高尚道德和丰功伟绩一直十分敬佩,陶钝先生生前一直非常关心、关注家乡文艺事业,我所熟知和亲身经历的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诸城一带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名言:“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实际上,此语源自宋代苏轼知密州时,其弟苏辙为诸城文昌阁魁星楼前所题写的额语,只有“十万人家尽读书”七个字,而没有“至今东鲁遗风在”之语。1981年农历10月,年过八旬的陶钝老人为故乡题词称“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并指出这是先贤原句,但这位“先贤”又是谁呢?老人没有明说。对此,我与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我的家兄张崇琛,经过查阅历史史料认定,“十万人家尽读书”之语出自苏辙,至于“东鲁遗风”,当然是指诸城一带的读书风气而言,而首开此风者,即是孔子弟子、女婿公冶长,故“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之句,很可能是苏辙歌咏公冶长之作。是陶老在熟知并精研家乡历史的情实下,将此二句名言完整地概括并传播开来,成为诸城一带民风淳厚,重教尚学的标志性名片。
第二件事:1983年3月,我受文化局领导的委托,率领县文化馆负责同志和部分乡镇文化站长去北京考察学习文化工作,我们一行7人到达北京安排下住宿后,我即约同文化馆负责同志去木樨地拜望陶老,开门接待我们的是陶老的女儿徐甡同志,言谈中得知,陶老出发去了延安,徐甡同志问明了我们来京的意图后,立即用电话与陶老取得了联系,陶老嘱咐她一定安排好我们的活动。在此期间,徐甡同志带领我们一行7人先后参观了中南海毛主席故居、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故宫、颐和园等,还联系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安排我们看了一些内部电影,参观了一些书画展览等,我们满载而归。回到诸城不到一个月时间,我收到陶老从北京寄来的信,对我们去探望他表示感谢,问我们此次参观学习收获怎样。还随信给我寄来了一幅亲笔书法作品和一些他的著作留作纪念。
第三件事:1983年6月,陶老又给我来信,说诸城旧有“二杨公祠”,就在县城西宁门外,是祭祀明代诸城两位知县杨继盛和杨天民的。“五四”运动前后他在县城上小学时曾去参观过,这个祠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两扇小门,三间祠堂,却塑了两尊神像。袍带相同,面貌难分。两人中一位叫杨继盛,另一位叫杨天民。门上的对联是“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贰忠臣”,横匾是“二杨公祠”。问我能否查阅到有关史籍,把两位杨公的生平业迹告诉他。我立即查阅了《诸城县志》及《明史》等有关史籍,将杨继盛和杨天民二位诸城知县的情况以及二杨公祠的修建过程回信作了汇报。陶老十分激动,又立即用宣纸书了大幅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贰忠臣”相赠,这幅对联现藏于诸城市博物馆。
第四件事:1984年6月,我由诸城县文化局调任县文化馆任党支部书记、馆长,即产生举办《诸城文艺》小报的念头,意在为青年业余作者提供发表文艺作品的园地,我把此想法写信向陶老作了汇报,并请他老人家给题写报名。陶老立即回信表示支持和肯定,指出诸城历来是文艺繁盛之地,应当多发现和培育文艺新秀,小报应多发表文艺新人的作品,让他们尽快成长。并亲自给题写了报名。
第五件事:1986年4月,陶老写信给诸城县文化局的负责同志,提到他少年时读私塾的时候,曾读过《三字经》《弟子规》《庄农日用杂字》等启蒙读物。其中《庄农日用杂字》是临朐人马益著写的,此书很好,在诸城很流行,能否淘换一本寄去,他想再研究一下。当时文化局负责同志让我看了信,并委托我承办此事。我四处打听藏有此书的人,适逢文化馆的高春礼同志有一本,而且他是文化馆的书法辅导员,于是提出让他用宣纸抄一份赠给陶老,他欣然同意,即日夜劳作,用正楷体毛笔字认真地抄写了一份寄给了陶老,陶老非常兴奋,立即回信表示感谢。一年后,陶老又将抄写件寄了回来,说此件很珍贵,他年纪大了,怕丢失了可惜,让我还给作者,我于是复印了一份留作纪念。
另外,还有件小事顺便提及:陶老对家乡人前去拜望特别热情。凡是到他家的老乡,都留下一同吃顿饭。他家有个较大的蒜臼子,先用开水冲泡开半碗大豆,然后放入大蒜臼子中,用蒜锤子捣烂,再加上切碎的青菜,做一碗家乡味道的小豆腐,炒几个菜或去饭店买上几个,喝着家乡酒,吃着家乡的小豆腐拉家常,叙乡情,让人倍感亲切。
(作者系诸城市文旅局退休干部)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