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稳固的书桌、一张柔软的小床、一面干净的墙壁……这是一间由原本地面坑坑洼洼、堆满杂物的房间改造成的“希望小屋”。对于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前长城岭村 14岁的郑娜来说,能拥有这样一间独立的小屋,是她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几年前,郑娜的父亲因意外事故致残,母亲离家至今未归,父女俩艰难度日。随着长大,郑娜越来越盼望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在共青团五莲县委和五莲县义工联合会的帮助下,她实现了这个愿望。
郑娜的愿望,也是千千万万个困境儿童的心愿。为此, 2020年 6 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联、山东省青基会启动“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致力于为8 岁至 14岁的困境家庭儿童打造相对独立、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同时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受助儿童成长成才提供结对帮扶、跟踪陪伴,开展深入持续、多维度的帮扶。
一年的时间里,1 万间“希望小屋”建成,1万多个孩子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拥有一方私密天地
日前,记者从中国摄影家协会“脸庞见证脱贫”图片征集活动精选的百张笑脸墙上,发现了一位笑容朴实又不失可爱的女孩。
这个女孩名叫小琴,是费县第116号“希望小屋”的小主人。这张照片源于共青团费县县委和“希望小屋”公益组织励行公益的一次走访,小琴俏皮地撑起了一张遮盖房子用的塑料布说“这是我的小家”。
小琴的妈妈因病去世,姥姥一个人将她抚养长大,祖孙俩住在一间只有 7平方米的简陋小房子里。一到冬天,姥姥只能在房子外面盖一张塑料布御寒。
去年冬天,小琴圆梦搬进了“希望小屋”,她难掩内心喜悦。如今再见到小琴,她手上没了冻疮,脸色变得红润,好像春天里一朵盛开的小花。
无独有偶,枣庄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奶奶竹筐里长大的小贝和小草兄妹,也住上了温暖的“希望小屋”。
“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孤贫儿童健康成长仍是长期的共性难题。‘希望小屋’提供了新思路,期待社会各界积极介入,为孤贫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奉献一份爱心。”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刘天东说。
为此,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动16市、 136县(市、区)的170多家青年社会组织及高校、大企业团组织入驻腾讯公益等社会化公益平台,上线开通“希望小屋”公益项目,并在支付宝公益开通了“益起捐”和“消费捐”项目,充分调动爱心人士的积极性。
微爱妈妈点亮希望
住进“希望小屋”的孩子们,不但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还有志愿者与他们结成对子,跟踪陪伴,持续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济宁,有这样一群富有爱心的中年女性,她们的名字叫作“ 微爱妈妈”。 每逢周末,她们把结对的孩子接到家中同吃同住,给孩子们洗洗澡,讲讲人生。“成为微爱妈妈后,我放弃了自己的服装事业。没有不值,我的快乐,你们不知。”泗水县微公益协会理事颜利说。
在邹城,一位特殊的微爱妈妈值得一提,她就是2008年残奥会运动员、 文莉爱心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文莉。这位高位截瘫的公益人或许永远无法抱一抱孩子,但是她身残志坚的精神、逆境中亦心怀博爱的品质却激励着每一个孩子逆风而行。
“你能想象到我们资助过的一名孩子,非要把自己吃咸菜攒下来给父亲换拐杖的钱捐给‘希望小屋’吗?”新泰市好人公益志愿者协会原会长、发起人刘珂说,在孩子们身上,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据了解,作为山东省希望工程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和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希望小屋”项目荣获国务院扶贫办2020年“中国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 佳”。它是山东对希望工程的深化和拓展,是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助学”到“全面发展”、从“普惠”走向“精准”的示范工程。
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
守护一份“希望”,共建一间“小屋”。1万间小屋的建成,点亮了很多孩子的人生。
济南的小鑫学习成绩优异,10年前发生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母亲,父亲也落下残疾。在“希望小屋”项目和爱心妈妈的帮助下,现在的小鑫变得乐观开朗,对学业目标也有了清晰规划。
潍坊的小洁父亲残疾、母亲离家,性格敏感内向。“希望小屋”项目启动后,共青团潍坊市委邀请她参加“足球种子计划”公益项目,小洁慢慢敞开了心扉,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临沂的双胞胎小蓉、小栋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性格十分内向。“希望小屋”建成后,爱心妈妈根据他们的喜好,协调音乐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现在姐弟俩都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
山东各地志愿服务机构还因地制宜推出多种服务,在“希望小屋”常态化关爱的“后半场”,构建起“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志愿网络。
本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则,共青团山东省委又把“希望小屋”项目的帮扶范围扩大到残疾青少年和更多重点困境儿童,发出力争今明两年再建1万间“希望小屋”的集结令。
希望小屋,恰逢其时。越来越多的受助儿童在“希望小屋”里快乐成长,追逐梦想。 对于他们而言,这大概就是世上最好的礼物了。
本报记者 冯欣妤
1 条记录 1/1 页